学习一技之长,敲开就业大门

黎平县搬迁群众的“幸福密码”

2020年08月18日08:56  来源:贵州日报
 

早上7点,黎平县龙形易地扶贫安置区居民张留键,同往常一样,按照公司安排前往业主家打扫卫生,一天工作不超过6个小时,忙完后还有时间买菜回家煮晚饭。搬迁进城两年多来,她的生活稳定而温馨。

“这样的幸福生活,得益于黎平县对我们进行生活服务业类技能培训。”张留键告诉记者。

2017年底,张留键从老家德顺乡龙安村搬迁到龙形安置区。由于没有技能,也没有打工经验,她只能在家做家务、干农活,日子过得紧巴巴。

去年5月,在黎平县人社部门的组织动员下,张留键参加了家政服务员培训班。培训中,她认真学习,不仅得到了合格证,还被县里的黔灵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招聘为员工,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

据悉,去年1月,针对不少搬迁群众因缺少技能导致找工作难的状况,黎平县搭建“县乡村组”4级就业服务体系,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就业扶贫领导小组双组长,打造“县级统筹、乡镇主体、村组为重点”的就业服务新平台,组织人员进安置区逐楼逐户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意愿台账》“两本台账”,采取“引校入区、夜间学校”等培训模式,结合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等要素,不断丰富技能培训项目,为群众提供培训机会,进而实现就业。

今年5月份,在得知县里多数餐饮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招收大量厨房人员的信息后,黎平县立即统筹建立岗位明细表,明确岗位名称、薪酬待遇、岗位要求、工作地点等信息,发至培训机构和各乡镇(街道),根据具体培训情况推荐就业。

“以前,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工作薪酬一直不高。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中式烹调师培训后,我在黎平厚德酒店当厨师,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搬迁群众石含昆满意地说,自从有了一技之长,他对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另外,黎平县还与广州市、杭州市以及温岭市等地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和《稳岗协议》,累计收集岗位8.8万个,从中筛选合适岗位1.41万个,帮助群众就业。

截至目前,黎平县通过开展培训,直接带动1.9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刘辉)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