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建+”模式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2020年07月15日08:40  来源:贵州日报
 

7月初,走进镇远县都坪镇下屯村养殖基地,随处可见活蹦乱跳的大公鸡。61岁的贫困户莫前亮正在基地打扫卫生,这个工作让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以前我们鼓励群众发展产业,但由于缺技术、缺资金,加上抗风险能力不足,很多群众都不敢轻易尝试。”下屯村党支部书记庞祥说,“自从村党支部带头发展林下养鸡后,群众看到了希望,个个都想搞产业了。”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创新“党建+”模式,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脱贫动力,让群众搭乘致富专列,绘制幸福底色,凝聚起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党建+产业坝区” 助力产业革命

连日来,江口县太平镇岑忙村坝区迎来蔬菜丰收,菜农一边采收蔬菜,一边分拣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岑忙村成立了坝区产业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的蔬菜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太平镇岑忙村党支部书记杨云龙介绍,“人心不齐,坝区产业党支部站了出来;土地流转受阻,支部党员分头动员;闯市场需要合力,集体经济合作社来帮忙;种植需要技术,坝区专家扛起大梁……”问及成立坝区产业党支部的好处,杨云龙如数家珍。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是关键。按照“产业相近、区域相邻”的原则,江口在全县24个产业大坝成立了19个坝区产业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并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打破区域界限,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坝区党组织为纽带、产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在深入推进实施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贵州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坚持把党建引领坝区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统筹整合坝区劳动力、耕地、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把产业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坚强战斗堡垒,实现“一个坝区一个支部、一个基地一批人才、一个产业一面旗帜”的目标。

“党建+劳务输出” 开通致富专列

6月21日,一场由黎平县人社局与杭州市下城区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招聘会,在黎平县南泉文化广场举行,现场,各企业展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前两天,我在村里的就业扶贫微信群里看到招聘信息,就业地点有杭州、上海,都是我喜欢的城市,希望能在这次招聘会上找到自己心仪的岗位。”招聘会上,黎平县水口镇大斗村今年刚毕业的贫困大学生姚希美正对照自己条件,仔细阅读岗位要求。

姚希美口中的就业扶贫微信群是黎平县以党建引领劳务输出、搭建贫困群众致富专列的一次有益探索。

为了实现防疫、脱贫“两不误”,黎平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搬迁群众、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各类求职人员为对象,由县级定点、乡镇统筹、村级落实的“党建+劳务输出”专题活动,纵深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时,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403个行政村812个党支部成立劳务输出工作组,发动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员,对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业能力、健康状况开展地毯式摸排,精准掌握返岗务工需求,做好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集中输出地的就业岗位收集,为有就业需求的群众做好信息与出行服务。

“对有就业岗位的群众,我们精准登记就业地点、企业名称和返岗时间,积极组织返岗保障工作;对没有就业岗位的群众,我们摸清就业意愿、专业特长和过往工作经历,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为他们推荐工作岗位。”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9.1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万余人。

就业扶贫稳人心,长效脱贫惠万家。贵州各地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把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组织动员优势,大力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当好就业信息“宣传员”、技能培训“服务员”、后勤管理“保障员”,确保务工人员输得出、干得好、稳得住,帮助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实现长效脱贫。

“党建+基层治理” 绘制幸福底色

走进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车民街道卧龙社区,路面干净整洁,绿化清新悦目,房前屋后井井有条。不远处,49岁的党员潘进智佩戴着党徽和红袖章,正在小区巡逻。

“这条幸福大道是我认领的路段,长约400米。”潘进智向记者介绍,“我主要负责这条路的环境卫生,管理车辆停放和占道经营等问题,确保道路整洁通畅。”

在卧龙社区,像潘进智这样的党员护路员还有很多。

为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适应“新市民”生活,卧龙社区结合党支部规范建设年的总要求和党员实际,探索实施党员“五个认领”机制,即党员认领一条路,落实日常保洁工作,管理违章乱停乱放和路面占道经营等问题;党员认领一块地,清理绿化带杂草和垃圾;党员认领一堵墙,巡逻防护墙和护坡,及时监测塌方隐患;党员认领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调节邻里关系;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帮助困难搬迁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我们社区的群众都是从农村搬迁来的,刚开始,大家不适应新生活,主人翁意识不强,社区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卧龙社区委员会书记谭炯坦言,变化发生在“五个认领”机制推行之后。

“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中争先锋、作表率;群众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不断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社区面貌有了巨大转变。”谭炯说。

搬出大山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的起点。

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下足“绣花功夫”,完善保障措施,坚持以安置点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优配强党员干部队伍,切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等体系,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放心、充满信心,加快实现从农民向“新市民”的转变。(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华姝)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