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黄土村:发展集体经济中的“进”与“退”

2020年05月26日10:3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印江网消息 调配饲料、喂猪、圈舍清理......每天早晨伴随着圈舍里传出来的嘈杂声,冉隆超、徐顺春夫妇便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对于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他们来说这些活儿反倒显得轻松。

冉隆超、徐顺春夫妇是杉树镇黄土村民,老两口儿孙满堂,从养殖场进了第一批种猪后,夫妻俩就开始到里面干起了饲养员,每月固定有5500元的收入,他们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从印江县城出发,车向西北方向行驶30公里,抵达杉树镇黄土村。走进黄土村,看到8栋圈舍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格外显眼,圈舍里干净整洁,猪儿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正趴在地上享受午休时光。

由于养殖场建在两山间,远离村寨,场地宽阔,饲养员们还会将猪放在山上,活动舒展筋骨,以“圈养+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和其他养殖场有所不同,这里养的猪除了吃玉米,还吃蛋白桑。

蛋白桑也叫饲料桑,含粗蛋白25%-45%,碳水化合物20%-25%,粗脂肪5%,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提升猪肉市场竞争力,让消费吃到更为健康营养的猪肉,黄土村还利用撂荒土地种植发展了50亩蛋白桑,在饲养环节增加了蛋白桑。

杉树镇黄土村有7个村民组417户1357人,有建档立卡户86户359人,属于一类贫困村。为带动村民稳定脱贫,结合本村实际,从2017年起,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就盘算着在本村发展产业。

村党支部书记冉光超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里养过猪,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养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召开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结合多次外出考察,黄土村最终确定发展生猪养殖。

创业艰难,前景未知。村里多次召开村组会议,动员群众入股参与到生猪养殖中来,大伙儿虽然嘴上支持,但谈到资金问题就不了了之,无人响应。

关键时候干部领着干。村党支部书记冉光超与村会计甘施贵各自向银行抵押贷款10万元,村主任周兰向亲朋好友东挪西借凑了10万元,就这样30万元的启动金开启了黄土村生猪养殖之路。

30万元对于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无疑是杯水车薪。面对资金、技术等困难,他们没有退缩。缺资金,就跑部门找项目;缺技术,就请专家上门指导。同时,还通过书本、网络、外出学习来弥补养殖技术的欠缺。

规范管理加上科学养殖,在非洲猪瘟大规模爆发期间,黄土村的养殖场也没有损失一头猪。市场需求巨大,生猪供给产能不足给黄土村的养殖场带来了机遇。2019年8月,黄土村首批出栏的68头生猪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扣除人工、饲料等各项成本后获利30多万元,不仅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也增添了群众的发展信心。

可观的效益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村里群众也从刚开始的观望、质疑转向理解支持,也纷纷表示想参与到养猪场的发展中来,获取更多收益。

“困”进“顺”退。养猪场走上正轨获得盈利后,村党支部书记冉光超、村主任周兰、村会计甘施贵主动撤出股金让出股权还利于民,与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撤出股金并不等于没有了责任,我们还得加把劲,继续把村里的猪养好。”村党支部书记冉光超说。现在每周,冉光超、周兰、甘施贵三人都会到养猪场轮流值班继续打理好村里的这个产业。

生猪养殖实现了黄土村集体经济零突破。据了解,今年,黄土村养殖场预计出栏肥猪200多头、仔猪300多头,产值将超过2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首批90多头肥猪已经陆续上市。(印江融媒体中心 谢开富 李福森)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