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碧江多举措多渠道促进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2020年04月08日15:2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灯塔街道打角冲安置点华恒藤制品厂工人正在忙着编织藤制沙发。曾江 摄
灯塔街道打角冲安置点华恒藤制品厂工人正在忙着编织藤制沙发。曾江 摄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和重大举措。碧江区在做好搬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后续服务工作,多举措、多渠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各扶贫车间陆续复工复产。在灯塔街道打角冲安置点华恒藤制品厂扶贫车间,近百名工人正在忙着编织藤制沙发。该厂是碧江区2019年底引入安置点的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可解决大量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现在厂里生产情况很好,接了3000多万元订单,还需大量的工人。”铜仁华恒藤制品加工厂打角冲分厂负责人李代明说。

谭凤树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镇官岭村人,2019年底搬迁到碧江。受疫情影响,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计划受阻。在碧江区就业、生态移民等相关部门和社区的推荐下,她和丈夫一起进入华恒藤制品加工厂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下来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谭凤树和丈夫能够快速实现就近就业,得益于碧江区对搬迁群众的好政策。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碧江区按照“五个体系”建设要求,在安置点建设8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聘请了40名劳动保障协管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搬迁户劳动能力、就业创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就业信息大数据,动态跟踪做好就业服务。

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搬迁群众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的同时,碧江区加强与苏州昆山等地和省、市人社部门、区内外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系,动态更新《岗位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岗位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搭建培训服务平台,整合区直各部门培训资源,因人施策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订单式推荐就业。

“我们以‘培训+就业推荐’这种模式让他们实现就业,对搬迁群众进行培训后,为他们就业推荐3次。送岗位、送服务上门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一个面对面双向选择的平台,开发扶贫车间,兑现相关政策实现就业,此外,我们还抓住东西部劳务协作这个大好的历史机遇,把有意愿到帮扶城市就业的人员组织输送到昆山市去就业。”碧江区就业局副局长蒋平均介绍。

除了多渠道引导和推荐就业,碧江区还积极扶持搬迁群众创业。去年从沿河自治县泉坝乡捷克村搬迁至碧江区白岩溪安置点的刘凤婵,就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小区内开了一个销售日杂用品的店面。去年11月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丈夫田涛也在安置点附近的一个扶贫项目裕国菇业租赁了一个香菇种植大棚,每年至少有2.4万元以上的收入,一家人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家店里的生意很不错,租金也得了优惠,计划扩大店面,让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搬迁户刘凤婵说。

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搬迁群众,碧江区依托搬迁点现有资源,鼓励和扶持搬迁群众就地创业发展小卖部、小摊点等“四小经济”。目前已有51户搬迁群众实现就地自主创业。“针对自主创业的搬迁户将门面低价出租,他们还可以享受创业贷款等扶持政策。”碧江区生态移民局副局长杨晒金说。

“十三五”期间,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置12314户55696人,其中区内搬迁1173户5131人,跨区县搬迁11141户50565人,实际搬迁入住12367户55872人。截至目前,搬迁点常住人口4441户20294人,其中劳动力家庭3484户10385人。通过抓就业培训提技能、抓岗位推荐促就业、抓产业培育稳增收、抓项目推进增岗位等多种举措,碧江区有效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户一人或多人就业”,并保持动态“清零”。(曾江 曾珍)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