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一批“新农民”争当脱贫路上排头兵——

摘帽不松劲 奋力奔小康

2020年03月24日08:52  来源:贵州日报
 

每天清晨,水城县营盘乡罗多村村民李茶美都会早早出门,开始工作。

从村活动室到砂石厂约4.5公里的通组路是她要负责保洁的路段,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但要保持路面整洁,还要不定时清除路边杂草。

寒冬炎夏一个人打扫挺辛苦,但她却格外珍惜,干得认真卖力。戴了大半辈子“贫困帽”的李茶美坦言,她没有想到竟然能当上保洁员,过上按时上班、按月领薪的日子。

“对于剩余劳动力多的水城县来说,贫困户要脱贫,首先是就业。”水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豪告诉记者,点燃希望之光,才能照亮脱贫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水城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公共服务岗位,按照“因事设岗、因岗选人”原则,相继开发农村保洁、保安、护路、护水等岗位,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既在困难时拉一把,也杜绝养懒汉。

在水城县,公共服务岗位只是一个有效补充,在整个就业扶贫中的占比不高,更多贫困户是通过发展产业,摘掉了贫困帽。

这两年,水城县有两个脱贫致富的“金果果”,一个是红心猕猴桃,一个是刺梨。

“种好刺梨没有捷径,就是要勤。”野钟乡73岁的种植户刘思启如今有了一个新外号——“刺梨王”,家里7亩多的刺梨地,在他的精心伺候下,去年产出1.5万多斤的果子,卖了4.5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思启的老屋变成新居,陆续添置了饮水机、智能洗衣机、冰柜等家电。“今年过年,我给小孙子们发了三四千元的大红包,大家都很高兴。”刘思启笑盈盈地说。

野钟乡已发展了2800多亩刺梨,还正在打造一个1500亩的示范刺梨基地。

52岁的谢成举是米箩镇俄戛村的猕猴桃“管护专家”,种了6年猕猴桃让他不但摆脱贫困,更提升了产业发展意识——脱贫只是前奏,致富才是归属。

当初在众人的质疑中,谢成举将家里所有土地都种上猕猴桃。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猕猴桃。红心猕猴桃产业的兴旺助推了俄戛村的发展,村民们将一方寸土变为脱贫致富的三尺课堂,鼓了腰包,开了眼界,致富路越走越宽。

就业与产业,离不开学业支撑。

双水街道沙龙社区的郑赛平是一位“新水城人”,老家在浙江台州,2019年8月带着女儿跟随丈夫回到水城,由于没有工作,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在社区引导下,郑赛平参加了社区的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技能培训,并获得了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了一技之长傍身,加上直爽的性格,做事细致认真,郑赛平成了社区保洁员,后来还被推荐为社区1号楼和3号楼的楼长。

对郑赛平来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启了在水城的新生活。

■ 短评

三业联动写好“后半篇文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水城县通过持续推进促就业、强产业、助学业的“三业”联动,让群众看到了稳定增收的希望。

深化扶贫劳务协作,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有效对接。加大扶贫车间支持力度,适度开发公益岗位,才能促进稳定就业、就近就业、提升就业。

打好产业特色牌,培养本地能人,发动群众充分参与、引入规模企业带动,与乡村发展有机体融合,才能强产业。

产业业态需要创新,就业岗位不断更迭,知识技能不足,就业渠道不稳定,无法适应乡村发展需要,助学业适逢其时。

“三业”联动为水城县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江南 魏容)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