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小七孔: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产业美丽画卷

2020年03月23日11:2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部分菌棒已摆放完毕。
部分菌棒已摆放完毕。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春意正浓。荔波县小七孔镇上下一心协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开足马力推动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在小七孔镇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了一幅幅“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美丽画卷。

食用菌篇

眼下,小七孔镇350亩和平村麻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30余名群众正在忙着为菌棒落地作准备。

和平村麻庄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蒙炳奎,全家3口人。如今,女儿已外嫁,家中只剩年过半百的老两口。自从村里发展起了食用菌种植,他不仅把自家的3.5亩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而且还和妻子罗吉们成了基地里的工人,两个人算下来,每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

在食用菌种植基地里,蒙炳奎正在翻犁土地,说起村里发展起食用菌基地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蒙炳奎感叹道:“我们在这里打工,确实太方便了,离家又近,工资还不低,一天可以挣到80-100元,比起一年在外东奔西走可强太多了。”

小七孔镇和平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发展农业产业有着强有力的基础,是小七孔镇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猕猴桃、百香果、罗汉果、马铃薯等农业产业落地和平村,且发展得越来越好,每年可实现农业产业总收入达千万元以上,也带动了当地526户群众就近就业,脱贫致富。

铁皮石斛篇

走进小七孔镇中心村董文组,近700亩的铁皮石斛映入眼帘,一束束石斛错落有致,有的依附在石头缝里,有的贴在树干上,正旺盛地生长。“等到6月份时候,这些看似普通却又非常名贵的‘神仙草’,将迎来它盛大的收获期。这可不是一般的花花草草,而是非常珍贵的名药材。它主治五脏虚劳羸弱,有定志除惊、轻身延年、补肾益力等功效,这种在自然界非常稀少的药材呢。”中心村董文组组长吴侦雄介绍道。

据了解,在中心村,布依族人口占到了99%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布依族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只会说布依语,从未离开过大山。为了让这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心村董文组碧丰源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开始种植30亩铁皮石斛。到了2019年,荔波金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后发现董文组发展前景良好,于是通过“公司+合作社+群众”发展形式打造了700亩铁皮石斛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带动22户群众,其中17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带动就业。

为了使基地规模化,中心村还积极向上级争取到资金和建设项目,建设了基地道路、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下一步,基地将继续扩大规模,动员更多贫困群众加入到种植行列中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群众就地就业问题。

中心村脱贫攻坚队长杨林说:“树上捆石斛,地下种水果,田间有桑蚕,在中心村这片土地上,我们还打算延伸桑蚕产业链,种植枇杷、青梅、板蓝根等农业产业,将深度贫困村打造成农业综合村,这一块我们是很有信心把它做强做大。”

手工作坊篇

在小七孔镇创业园区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手工作坊内一片其乐融融氛围,十几个工人正在手工制作轻便简易的小挂饰,其中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他们边干活边拉家常。

“在彩道实业加工这些小饰品,每天可以挣100多元。” 黎明村4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黎绍娟说。据了解,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手工制作对加工者没有时间要求和年龄限制,只要视力较好就录用,采取比较灵活的计件工资,甚至可以带回家做活,于是,黎绍娟不出村就实现了打工挣钱。

“目前,厂子的运作井然有序,在政府的支持和多方宣传下,现在在厂内务工的有35人,外带出去的25-35人,加上新街村安置区70人,总的算下来产业覆盖了200名群众左右。小挂件饰品成品后主要销售到浙江义乌、广东广州等地。”荔波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小七孔镇片区负责人陆源全介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弱劳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可以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小七孔镇近100户贫困群众通过手工艺脱贫增收并成为手工艺从业者;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小七孔镇为当地贫困弱劳动力创造了致富之源,也编织着他们的致富梦。

“荔波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入驻,不仅解决了我们当地群众用工难问题,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为群众提供了致富门路。现在好多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这种门槛低、好上手、强度低的手工加工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小七孔镇镇长罗应梅坚定地说。(文/图:吴柔)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