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020年02月25日09:5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福建省福州市交警深入贯彻落实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入驻市民服务中心,提供18项车驾管业务及1项交通违法处理业务一窗通办服务,让市民办理交通管理业务“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只排一次队”。(资料图片)

中央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突破。

科学认知掌握改革思维和方法论

推进放管服改革不只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深化科学认知、如何掌握放管服改革思维和方法论的问题。

现实中,很多根本性的认知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如今一些政府部门仍然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企业投资经营和群众创业创新仍然深受显性或隐性准入壁垒之苦、行政许可和变相审批之累。甚至某些“逆改革”现象时有出现。其中,很多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比如,对于放管服改革远未形成科学认知,而放管服改革的理论支点,也远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要解决认知上的问题,首先,全社会对于政府的治事之道、职能之道、事权之道,要进行普及和深化,在思维和方法论层面形成更为全面的科学认知。

必须广泛凝聚共识,进一步加深凡是市场能解决的、社会能承担的,理论上都不属于政府事权和职能范畴的认知。政府能力的“强”,在于激活市场机制、强化社会功能,通过发挥两者功能,达到不包揽一切而能把一切治理好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能和可持续。历史证明,政府包揽一切的模式,不仅是低绩效的,更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传统政府理论的超越,它强调人民的法理地位和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治理的价值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因此,在观念形态上对放管服改革要进行科学认知的普及和提升。

其次,各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课程设置中,要建立放管服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目前某些培训,基点往往建立在统管社会、统管一切这种“自然”合理性理念之上,是一种管理“强化型”的教育设置。一些培训课程体系的着力点与放管服理念不是一个“同心圆”,至少存在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遇到很多问题的原因,因此要有更深入的变革。

第三,全面厘清各级政府的事权和管理事务。政府职能和管理事权可分三种:一是必须承担的事务;二是可承担可不承担的;三是不应承担的。厘清后分类处理,通过对不属于政府的事权进行清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放”,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

政府事权是由职能决定的,而职能的确定,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点。政府职能和行政事权的确定,不能搞自我认定,法理上应依据宪法,并由各级人大审议。

既进行结构性改革又进行问题性改革

处理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关系。放管服是一个整体,是个改革系统工程,但第一步是“放”,“放”是最难的。“放”了才谈得上如何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问题。

在“简政放权”中,要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事权,裁减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事权;在“放管结合”中,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在“优化服务”中,要注重转变政府职能,遏制对于市场的不当干预。市场的事交由市场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降低市场主体的行政运行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不仅是决定性资源配置手段,更是一种治理力量。政府部门要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把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交给市场。“看得见的手”不能成为“闲不住的手”,要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市场功能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治理格局。

政府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主要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

处理好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执行体系的关系。制度体系是治理规范,从中央到地方,放管服改革要依据相应的刚性制度规范,有章可循。放管服改革就要勇于、善于在组织体系上得以贯彻体现,不断进行常规性的机构瘦身改革。所谓“庙越大要上的香火越多”,首先要合并那些相同、相类似的机构;裁减压缩与市场效率取向、社会绩效导向不相符的机构。执行体系是一种营运系统,应提升“快速反应”机制。越是基层,其执行体系应反应越快、越敏捷,克服“等靠要”的惯性。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探索的关系。放管服的顶层设计是由中央提供的,但各地政府仍需要形成自身的整体战略计划,有一个合乎当地实际的通盘设计,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宏观把握和筹划的能力。探索是一种循序渐进、依据实际情况实施推进的能力。它是对改革压力、现实需求的诊断、把握和遴选。这种能力表现为善于提炼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命题,引入社会动力,同时将成熟可行的探索,及时扩展和推广,将可行、可靠的改革创新,扩展到全局性的公共政策层面。(秦德君)

(秦德君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