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户寄来的新春“礼物”

2020年01月21日11:4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张志高奶奶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就业。李芸 摄
张志高奶奶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就业。李芸 摄

“我是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在80平方米的新家写下这封满怀感恩的书信,向党和政府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县政府、乡政府、村干部、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这么多领导为我们洒下的每一滴热血和汗水。除了感恩,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去修饰我内心的情感……”新春前夕,修文县龙岗社区龙潭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开仙收到了一封来信,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温暖了修文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所有基层干部。

写信的搬迁群众名叫张志高,今年21岁,是铜仁师范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2018年5月从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搬迁到龙场镇新寨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双胞胎妹妹4口人。

“张志高母亲怀上志高4个月时,她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在去世之前给孩子取好名字,如果是男孩就叫志高,希望他步步登高,如果是女孩就叫志清,结果是双胞胎两姊妹,就把两个名字都用上了。志高半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了,我和她爷爷一人背一个,把两姊妹抚养长大。”张志高奶奶回忆道。

好在,辛酸已成过往,日子越过越好。张志高大二至大四的学费得到了修文县供电局的资助,妹妹张志清大专毕业后有了工作。一家人除了享受低保外,奶奶还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扶贫车间里捡瓶盖,每月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孝顺懂事的张志高利用周末做家教,除赚取生活费外,还为爷爷奶奶添置了躺椅、电热毯、衣物等生活用品。

“小时候我睡在一间只有一个过道,只能放一个单人床,没有窗户的小黑屋里,经常担惊受怕。但是现在好了,新家干净整洁,爷爷奶奶都很高兴。”张志高在信中写到。

张志高还在感谢信里提到,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解决了很多贫困户的住房问题,而且后续工作也逐步完善,如“就业、教育、医疗、低保”等帮扶政策的落实,让她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2017年以来,修文县全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87户1450人,其中2017年102户375人,2018年285户1075人,项目总投资14255.87万元,建筑总面积54595.32平方米,新建住房387套,配件配套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学校、扶贫车间、便民超市、医务室、警卫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室等。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修文县深入开展“共筑行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做好服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2019年初,修文县在全县开展“情系搬迁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爱心募捐活动,筹集爱心资金420余万元,为搬迁群众添置沙发、电视、床铺、电磁炉等用品,解决搬迁群众的生活难题。这些,张志高和家人都看在眼里。

“在这里居住到处干干净净的,生活又方便,志高刚开始还担心我在这里生活不习惯,现在我反而不想回老家去了。”奶奶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从看房子、拿钥匙、搬进来,每个过程我们都很感动。我想感恩的不仅仅是政策,还有各位领导的辛劳付出,我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辛,除了政策的贯彻难度,还有群众工作的繁琐以及太多的不理解。”谈及写这封信的初衷,张志高说,“扶贫干部的艰辛和不易我们平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在学校时就酝酿着写这封感谢信,希望能够温暖他们的心。”

“作为基层工作者,在扶贫路上也遇到很多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的群众,期间也受了不少委屈,有时我甚至想过放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作了一年多的刘开仙说,“收到这封信,心里感到十分欣慰,也很有成就感,付出的辛劳得到群众认可,这封信给了我工作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这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刘开仙接着说道。( 李 芸 林永梅)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