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推动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01月20日09:0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仁怀在推动坝区建设的过程中,紧紧结合农业产业革命,紧扣“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加快“六大转变”,实施八大工程,以标准化、科技化、组织化“三化”为方向,以质量和效益为根本目标,切实推动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坝区带坡地”“核心区带辐射区”的新路径。全市所规划的7个坝区,宜菜则菜、宜稻则稻、宜粱则粱、宜果则果、宜游则游,综合效益普遍实现翻番。

高点谋划高位推动 建立健全运作机制

仁怀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作战指挥部,设计“路线图”,拟定“作战表”,定期和动态召开坝区建设专题会,统筹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对全市7个坝区实行“坝长制”管理,建立坝长“月巡坝、季调度”长效工作机制。由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及其他市领导分别领衔一个坝区担任“坝长”。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坝区领导体系,一个坝区、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集团,全面形成“高位推动、具体落实、技术把关”的坝区专班工作组。

编制完成“一坝一策”方案。紧扣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高效化、集约化、商贸流通、利益共同体、产业融合“六大转变”,结合现有坝区基础设施、经营主体、产业状况等实际情况,编制完成并落地推进“一坝一策”建设。将五马镇协农坝区规划为样板坝区,高大坪镇银水坝区、鲁班街道隆堡坝区、坛厂街道枇杷坝区、坛厂街道楠木坝坝区规划为达标坝区,茅坝镇官院坝区、五马镇鱼孔坝区规划为一般坝区,形成“梯次型”发展格局。

精准产业精细落地 夯实坝区发展基础

仁怀市立足坝区资源禀赋,选择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的蔬菜、辣椒、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进行季节轮作。目前,7个坝区种植有机高粱3200亩、蔬菜3000亩、优质稻米、蔬菜600亩,坝区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出率明显提升;建成坛厂八卦园、高大坪金山银水、五马协农3个农旅一体化旅游景点。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机械设备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耕地地力修复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工程、产业附加值提升工程、村庄环境治理工程、农旅一体化工程“八大工程”,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完善,科技化生产水平有效提升,农旅一体化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基地产业实现增产提质增效,坝区内生动能不断提升。对标坝区建设的要求,整合投入286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建成大棚35350平方米、喷灌200亩、冷库200立方米、管理房400平方米、机耕道500米,修缮山塘1口,有效灌溉率达80%以上,建优质稻米、油菜加工房3000平方米,稻米加工中心5800平方米。

目前,该市各坝区经营主体都与企业、学校、超市等建立了产销对接网络,农产品供给总体供不应求。坝区蔬菜、茶叶等优质农产品销往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坚持“三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在坝区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标准,实现坝区建设、产业革命“高效、高产、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抓规范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高粱是我市“一县一业”的主业,在深入推进坝区建设的过程中,我市紧盯标准制定、标准示范、订单管理和标准耕作,以建设示范区、办示范点为抓手,捆绑各类资金,通过打造育苗大棚、高粱储存加工房、机耕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示范园区进行标准化配套建设,形成标准化生产示范效应。根据科学种植要求,积极开展轮(间、套、混)作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成功探索推广“高粱+蔬菜+马铃薯”“高粱+油菜”等优良种植模式,既改良了土地,又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抓示范提升,助力科技化运行。着力校地企合作,与西北农科大、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有效建立了有机高粱生产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建立信息化销售管理平台和管理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管理队伍与信息化生产收购形成互补,为实现可追溯提供双重保障。加快新技术推广,扎实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和优良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运用,实现坝区技术服务全覆盖。鼓励设施大棚栽培和露地高效栽培相结合,大力推广农业“321工程”,在设施大棚发展蔬菜、食用菌等种植;在优质稻作区大力推广运用“粮(经)—经”模式,发展“稻+鱼”等绿色种养,实行“稻菜轮作”“稻菌轮作”等水旱轮作种植;在旱作区推行蔬菜周年连作等种植,着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地多用、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立体生产、高产高效,推进坝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抓机制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坝区生产相关乡镇(社区)、部门职能职责,建立“坝区生产辅导员”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强化规划发展、集训培训、生产指导。建立帮扶机制。多方筹资,开展以坝区为引领的示范基地建设,实施考核办法,对乡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进行奖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2020年起,整合遵义市级、仁怀市级财政预算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坝区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组织方式,强化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进一步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建立“村社企”合一经营管理模式,形成村社企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N”“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等模式,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体系。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企业和政府各安排一定资金作为风险保障基金专户存储,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同时,实行特色农业保险,以政府匹配和农户自筹方式,开展农业保险。

目前,仁怀市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成效,产业加速发展。2019年,该市样板坝区和达标坝区新型经营主体覆盖率分别为95%和85%,样板坝区和达标坝区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80%和60%以上。7个坝区亩均产值达10000元以上。其中,样板坝区亩均产值达14000元以上,达标坝区亩均产值达12500元以上,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49元以上。(卢滔)

(责编:顾兰云(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