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山东博物馆数量增长71% 初步建成特色博物馆体系 中新网济南12月30日电 (赵晓)与“十二五”末相对比,山东“十三五”期间已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长到603家,增长71%。山东省博物馆总量、一级博物馆数量、二级博物馆数量、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及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富有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国内首个“满洲窗”原创专题展在广州开幕 中新网广州12月30日电 (程景伟 柳汉娜)“户上千色映羊城——广州博物馆藏广式彩色玻璃窗展”30日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惜今阁拉开帷幕,为观众带来了“最广味”的新年温情打卡胜地。据介绍,这是国内首个“满洲窗”原创专题展,将持续至2021年4月5日。…
音频节目《中国人的小日子》上线 聚焦传统文化走向日常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公益发起的国内首档传统文化推广音频节目《中国人的小日子》30日在线上发布,旨在通过20余名艺术界资深人士发声,解读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走向日常生活。 据介绍,该档节目共十余个单元,聚焦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如从古人“君子六艺”到今人“审美教育”,从卧游山水到行遍天下,从青铜火锅到养生风俗,从环佩叮当的衣衫首饰到制香焚香的雅致情趣……通过多位文化、表演、音乐、戏曲等领域专家的有趣解读,与听众共同探讨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行为习惯,还原中国人丰饶有趣的“小日子”。…
范仲淹与北宋时代 【光明书话】 李勇先、刘琳、王蓉贵点校的《范仲淹全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全集荟萃群英,包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政府奏议》二卷、《尺牍》三卷、《补编》一卷、《续补》二卷,以及附录十五种:《传记》《年谱》《范仲淹著作历代序跋》《历代制敕公文》《历代祠庙记》《历代义庄义田记》《历代学记书院记》《历代亭堂泉记》《历代祭祝赞文》《历代评论》《纪事》《作品本事》《遗迹汇录》《范仲淹著作历代叙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首届学术提名活动 涵盖戏曲、音乐、美术、红学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提名活动28日在京举行发布仪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提名活动包含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王朝闻美术学论文提名、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共计28项学术提名。…
广东阳江举办首届艺博会 呈上海丝文化盛宴 中新网阳江12月29日电 (记者 程景伟)为期5天的首届阳江文化艺术博览会29日在广东阳江国际会展中心闭幕,17个展馆和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山月、许鸿飞等众多名家名作荟萃,连日来向观众呈上了一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盛宴。 首届阳江文化艺术博览会由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
2020北京文创大赛文博创意设计赛区总决赛收官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于立霄)“听啭一声莺语罢,直教欢喜极人天。”伴随着一段精彩的《戏剧创新·黄梅新唱》,以“文物·创意·生活”为主题的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文博创意设计赛区总决赛26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动。…
聚焦伟大时代 第十九届天津市摄影艺术展开幕 中新网天津12月27日电 (记者 张道正)由天津市文联、市摄协、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市摄影艺术展日前在东丽区美术馆开幕。 天津市摄影艺术展是天津市摄协举办的全市综合性摄影艺术展览,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天津市摄影界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广泛的综合大展,每届都涌现出一批优秀摄影人才,多年来为推动我市摄影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舞剧《李白》首登国家大剧院再现诗仙逸兴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交响合唱版舞剧《李白》日前首度登上国家大剧院。关于李白的作品在舞台上层出不穷,以舞剧的形式表现诗仙的却鲜见。…
明代社会生活史的全景式呈现 【图书评介】 对近40年来我国历史学界兴起的“生活史”研究,学界一般大体将其归属于社会经济史门类中,或更加规范的说法是专门史(经济史)门类中。当前大多数“生活史”研究著作比较偏重“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
清代大运河沿线的粮船短纤 【读史札记】 粮船短纤是清代大运河沿线以拉纤为生的劳动群体。清人丁显曾评价说“漕河全盛时,粮船之水手,河岸之纤夫,集镇之穷黎,借此为衣食者不啻数百万人”(《请复河运刍言》),可见短纤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群体之一。…
“亲民”:王学要义所在 【争鸣与商榷】 王阳明虽集学术与事功于一身,但却命运多舛,他去世后,朝廷对其“盖棺定论”,部分承认其事功,却全面否定其学术,直指为“邪说”:“免追夺封爵以彰国家之大信,申禁邪说以正天下之人心。”为此,阳明弟子、时任南京礼部侍郎的黄绾上疏为老师鸣不平,不仅力颂王阳明“四大功”,并且将其学术概括为“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的“三大要”。…
长篇小说《小康之路》:女性视角下的新时代的创业史 中新网北京12月24电(记者高凯)长篇小说《小康之路》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此间文学评论家认为,该作品以女性的成长视角续写了《平凡的世界》,传递了奋斗者的底层温暖,也是新时代的创业史。 海燕长篇小说《小康之路》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圆明园首款家具作品《万荷》揭晓 陈玉树主创 古典家具艺术家陈玉树与《万荷》作品。 冉文娟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冉文娟)圆明园家具作品《万荷》系列近日在北京正觉寺揭晓,这是圆明园罹难160年来首次推出古典家具作品。…
文珍首推诗集《鲸鱼破冰》:“从你的心里面低头向我自己”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文珍是当代文坛的著名青年小说家,但她作为诗人的一面却并不为人熟知,近日,文珍诗集《鲸鱼破冰》的推出,令读者见证了一个作家的全面形象。 文珍曾出版小说集《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台版自选集《气味之城》,散文集《三四越界》。…
陕西唐九成宫遗址考古发现“粉壁、涂泥”历史见证 中新网西安12月24日电 (记者 田进)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发掘成果24日公布,考古人员发现唐代殿基陡板石面都以白灰装饰,是“粉壁、涂泥”的历史见证。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城所在地,是隋唐时期皇帝避暑离宫遗址。…
让“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力作(艺海观澜) “半部好剧”的“希望”在于,它显示出当前剧集创作者具备打磨精品的潜力,而差的这一口气,恰恰是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经典的诞生都是主创人员耐得住寂寞、用心创作的结晶,剧集创作应去掉浮华浮躁,重视创作规律,让“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力作 无论是传统客厅里的“合家欢”,还是移动端前的“个人独享”,剧集一直是广受观众喜爱的文艺产品。…
考古证实秦汉建筑文明始于秦栎阳城 本报西安12月24日电 (记者杨雪梅)近日,记者从“栎阳考古四十年学术研讨会”获悉:考古学家通过对秦汉栎阳城持续多年的考古,证实栎阳城遗址的建筑形态和布局上承雍城,下启咸阳,并延续到西汉。 栎阳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据文献记载,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
国家文物局出台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办法 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强化文物安全责任,提升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 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承担文物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安全职责。…
237件美术精品亮相“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图为市民观展时拿手机留影。 钟旖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3日在重庆美术馆开展。…
二十位专家合编一本乡土文化读本 近日,包括《义乌文史读本》普及版、拓展版及《义乌名家名篇导读》三册在内的《义乌文史读本》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发行。其中,《义乌文史读本》普及版、拓展版由浙江大学教授张涌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和副院长冯国栋教授带领二十位专家教授共同编纂而成。…
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戏曲进乡村、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项目和旅游发展基金,共投入42.96亿元,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加大脱贫攻坚保障力度。…
松桃县孟溪镇举办2020年“迎元旦送春联强体魄”系列文体活动 开幕仪式。杨江琴 摄 为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及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2月22日,由铜仁市、松桃县文联领办,孟溪镇人民政府组织的“迎元旦送春联强体魄”系列文体活动在三脚岩安置点举行。…
中国传媒大学报告称52%的中国音乐人没有音乐收入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王庆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张丰艳21日在第十期E法数字音乐论坛上发布的《2020中国音乐人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音乐人来源于数字音乐平台或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收入呈现上升趋势,但目前音乐人音乐收入的仍处于偏低水平。数据显示,有52%的音乐人没有音乐收入,24%的音乐人的音乐收入占总收入的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