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社长马跃峰往日报道贵州工作期间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采编主任黄 娴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程 焕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苏 滨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陈隽逸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核心阅读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因“纸”而兴。当地手艺人研制出的古籍修复专用纸,走进专业文博机构;古法造纸融入现代工艺,创新品类、提升产能;依托文化资源,发展“古纸+”等文旅产业。传承…
…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驻黔新闻人,我们情系贵州,走遍贵州,用一篇篇报道记录着这里的精彩蝶变。2023年,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刊发贵州稿700多篇。文旅融合、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乡村振兴等报道频频见诸…
“前段时间我觉得公司运营电费较高,一个电话打给供电所,才十几分钟,他们就来帮我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同时测算哪种基本容量费更划算,服务真是做到了我们心坎儿上……”谈起电力服务,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越崎茶业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
近年来,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32亿元。抢抓产业风口、加快项目落地已成为很多企业的目标。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为保障企业需求,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建立新能源…
苗岭深处,一个个产业基地里热火朝天,新收获的农特产品即将运往各地;黔北高原,一座座茶山绵延起伏,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行走在贵州的村寨,一幕幕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
过去,每逢重阳节,贵州茅台酒厂的工人就会从碧波荡漾的赤水河中挑水,用于新一轮白酒的下沙生产。如今,肩挑背扛的传统方式已不再采用,但“重阳下沙”这项传统酿造工艺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传承至今。 近日,202…
初冬的六枝河,碧波荡漾,水鸟翩跹。沿河步道两旁,银杏树不时落下金黄叶片,为城市增添色彩。 “过去,由于沿河污水、生活垃圾等随意倾倒,六枝河一度水体发黑、水质严重恶化,2019年被列为全省十大污染源之一…
核心阅读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持续打造以县为中心、镇为节点、村为末端的三级农村流通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城乡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发展路径。交邮融合畅通出行和快递收发,线上服务平台精准匹配寄递需求,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