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民宿總量超3000家 規模位列全省第二
11月13日,2025年貴州民宿產業發展大會舉行,會上發布了《貴州民宿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介紹了2023年至2025年貴州民宿產業發展情況。據統計,全省民宿經營主體總量約1.3萬家,總量躋身全國第五位,與四川、雲南、浙江、山東共同構成全國民宿產業第一梯隊。其中,貴陽貴安民宿總量超3000家,規模位列全省第二。
《藍皮書》顯示,貴州民宿產業已初步構建起“政策引領、市場驅動、資源賦能”三位一體的良性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萬峰林、黃果樹、荔波、梵淨山、花溪等十個民宿集群。據省旅游民宿協會調研統計,去年,全省民宿產業年營業總收入突破70億元,全省民宿共接待游客900萬人次,平均每家民宿年營業收入58萬元,人均消費約800元。在萬峰林等重點集群區域,民宿收入已佔當地旅游總收入的30%以上,成為推動鄉村消費升級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力量。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民宿產業作為推動旅游產業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逐步構建起系統化的“四梁八柱”政策支撐體系。2023年2月,省政府出台《關於促進貴州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增民宿經營主體5000家、限額以上民宿企業150家、等級民宿600家,其中五星級30家、四星級90家,並圍繞財政補貼、用地保障、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具體支持舉措。同年配套印發的《貴州省民宿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進一步明確省級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獲評全國甲級乙級旅游民宿的經營主體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在標准化建設方面,多部門協同出台系列地方標准,有效填補行業監管空白。在金融支持方面,貴州聯合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專項信貸產品。依托“山地公園省”自然稟賦與多民族文化底蘊,貴州民宿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藍皮書》“區域篇”中的《貴陽貴安民宿產業發展報告》顯示,貴陽貴安民宿產業依托“生態氣候+文旅市場”的雙重優勢與避暑旅居需求爆發的契機,以“市場主導、政策賦能”為核心路徑,形成1個重點民宿集群——花溪民宿集群及5個重點民宿村(鎮)。其中,花溪民宿集群依托花溪濕地、青岩古鎮,現有民宿超1600家,去年接待游客超800萬人次。
截至今年6月,貴陽貴安民宿總量達3124家,客房約4.4萬間,床位4.7萬張,規模位列全省第二。直接從業人員4392人,2021年至今年累計開展民宿相關培訓3000人次,初步形成“中小為主、頭部補充”的格局。民宿分布呈現“南多北少、集群依賴景區”特征,花溪區、烏當區、清鎮市為民宿核心集聚區。(安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