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杯飲品奔赴一座城” 貴陽“新三樣”添文旅活力
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阿雲朵倉文創街區,咖啡、新茶飲、精釀店鋪沿街鋪開,琳琅滿目。
拐進“自野YET”咖啡店鋪,吧台后的咖啡師手腕輕轉,一杯貴州特色刺梨特調咖啡出爐。“專程為這杯咖啡,在貴陽多留了一天。”來自深圳的游客李雪慧盯著綿白奶泡上的拉花,舉起手機連拍好幾張。

位於阿雲朵倉文創街區的咖啡店。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早咖午茶晚精釀,飲品業態為街區增加不少人氣,市民游客紛至沓來慢品生活詩意。”該街區總裁助理董潔的話,道出當下貴陽文旅消費新樣貌。
如今旅游貴陽,“咖啡、新茶飲、精釀”成為海內外游客不可錯過的味覺體驗,在各大社交平台熱度攀升,被稱為貴陽文旅消費“新三樣”。
截至今年8月,貴陽擁有超3000家咖啡店、超1200家精釀酒館,涌現眾多本土茶飲品牌。密集的門店充實游客的打卡清單,並融入生活日常。

市民游客打卡“新三樣”,慢品生活詩意。人民網 黃小桃攝
而數據背后不只是簡單的業態堆砌,是各藏巧思、各顯特色的發展路徑。
以咖啡為例。貴陽不產一粒咖啡豆,卻可以煉成中國西南“咖啡之城”。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咖啡便傳入貴陽。近年來,貴陽咖啡產業更快速崛起,咖啡店密度達2000人/家,躋身全國前列。大街小巷咖啡飄香,“咖啡地圖”成為游客新指南。
咖啡文化的國際認可度同樣亮眼,貴陽孕育了多名全國、國際咖啡賽事冠軍。5月,貴陽咖啡師彭近洋斬獲2025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是貴陽繼2019年后再獲該項榮譽。
“冠軍效應”持續賦能,不僅催生出“喬治咖啡”“對的咖啡”等一批本土精品咖啡品牌,更解鎖多元新玩法,不少門店將折耳根、刺梨等“黔味”融入咖啡,打造“咖啡+街巷文化”等場景,形成獨屬貴陽的限定風味。“將在服務、品質上下功夫,讓全國乃至全球更多消費者愛上貴陽風味咖啡。”彭近洋如是說。
數據印証熱度:貴陽咖啡消費年均增長18%,是全國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以來,英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文旅博主紛紛前來打卡,讓貴陽咖啡香飄海外。
與咖啡異曲同工,精釀與新茶飲也正圍繞融入在地風物、跨界創新賦能的路徑生長。

融入銅仁抹茶的貴陽新茶飲。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精釀領域,貴陽1200余家酒館的密度穩居全國前列,酸湯、木姜子等融入貴州元素的精釀屢獲國際獎項﹔如本土品牌TripSmith擁有9家門店、2個酒廠,年產精釀超2000噸,產品遠銷全國200多個城市,為貴陽夜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 “麥香動力”。
新茶飲領域,如“貴州井茶”以遵義紅、余慶苦丁等“黔茶”為基底,推出“折耳根香水檸檬茶”等飲品﹔“去茶山”融入刺梨、銅仁抹茶、麻江藍莓等本土風物推出“黔味”茶飲,在全國開設58家門店,其中35家布局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茶飲深受各地消費者喜愛﹔“甲秀茶”創新“茶+民族文化”模式,推出布依族特色‘嬢嬢茶’等民族風茶飲……在貴陽,茶香與本土風物、文化韻味相得益彰。

新茶飲業態與非遺文創融合。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從“小飲品”到“大消費”,“新三樣”成為貴陽文旅增長的新引擎。 今年1-8月,貴陽接待國內游客同比增長9.6%,旅游總花費同比增長 9.8%,不少游客因為一杯咖啡、一杯精釀、一杯茶飲奔赴。“新三樣”已是“爽爽貴陽”城市名片中鮮活的拼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