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精准幫扶 以全方位關懷助力學子逐夢前行
“我家明天殺豬,給我湊生活費,原本是要當過年豬的。”看到即將入學的2025級新生張明偉(化名)這條消息,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招生辦公室蕭奎剛老師沉默了數分鐘……
貴州省納雍縣龍場鎮的八月底,山間未有涼意。當龍場鎮村黨支部書記、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尹藝霏校長、招生辦公室蕭奎剛老師、工程學院學生發展中心劉媛萍主任、工程學院尹博老師,一齊將學校“一個都不能少”的8000元獎助補貼交到張明偉(化名)手中時,74歲的爺爺露出放心的笑容,奶奶悄悄用圍裙抹去幸福的眼淚。

張明偉(化名)與老師的聊天記錄。
對已經被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錄取,卻因經濟原因而猶豫不決的張明偉(化名)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雪中送炭。更讓二老欣慰的是,學校還為他安排了與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相匹配的基建處勤工助學崗位。月薪1000元,能覆蓋掉這個小伙子的基本生活費。
張明偉(化名)家庭情況極為特殊,他從小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靠著農作物和低保維持生計。
爺爺奶奶十分支持他讀書,為籌集生活費,毅然決然殺掉了准備留著過年的年豬:“聽說大學生活費要1500元一個月,把豬賣了剛好夠3000元,可以生活兩個月。”爺爺的臉上並未流露出生活的苦難,他洋溢著的是努力托舉這位少年讀書的自豪與喜悅。

8000元獎助補貼交到張明偉(化名)手中。
情感交融,溫暖困境心靈
在了解完張明偉(化名)的基本情況后,在場的各位老師無一不動容。他們紛紛張開援手,想再拉這個少年一把,生怕他還有什麼顧慮。
“能不能吃苦?能吃苦到學校就不怕!”尹藝霏校長問道,“能。”張明偉(化名)立馬回應。
“學校給你找了一個基建后勤處的勤工助學崗位,利用業余時間,正好跟你的專業相關,對你來說也是早一點進入職場,為你未來求職奠定一定基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近幾年校企合作單位很多,貴工商每年都輸送幾十名學生去央字頭企業工作。”尹藝霏校長介紹到。“以前學校也遇到過很多很困難的孩子,他們通過學習逆天改命,畢業以后自己找到好工作,攢了一點錢,還能助力家庭。我們有句話叫做:一技在手,一生無憂。手上有一門技能,活到老都不害怕。”

張明偉(化名)爺爺的低保証明。
認真傾聽完學校政策和專業未來的他,開心地拿出提前在村裡買好的最大的西瓜,這是他最好的禮物和心意。看著給大家分西瓜的張明偉(化名),大家紛紛夸贊他的成熟與穩重。
“越是這種情況,越是不要放棄提升自己。爺爺奶奶很支持你,到了學校要珍惜,老師也會幫你。”尹藝霏校長鼓勵他,並和工程學院學生發展中心劉媛萍主任一起詳細介紹了專業的未來發展,給爺爺奶奶吃下一顆定心丸。
精准幫扶,超越經濟援助的范疇
“考慮到你的情況對學費做了減免,大家和你共同面對困難。除了國家資助體系之外,學校也有自己的資助體系,叫做‘一個都不能少’,最高一檔為8000元。“
“爺爺奶奶確實不容易,把幾個孩子拉扯大,養得這麼懂事,很陽光,非常佩服你們!”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讓老人放寬了心。這次充滿溫暖的精准幫扶,是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獎助體系完善的完美呈現。學校每年針對建檔立卡戶減免7300元至8300元學費﹔或對特殊困難家庭通過“一個都不能少”政策減免3000元至8000元學費。
而真正意義上的幫扶遠不止經濟支持這麼簡單,學校更注重為學生創造自給自足的機會——因此勤工助學也是學校資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各行政部門、圖書館、財務處、各實訓室等都設有勤工助學崗位,幫助學生通過勞動獲得報酬。

現場交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次為張明偉(化名)尋找學校基建后勤處崗位,正是這一體系教育意義的體現。這樣的安排不僅提供了經濟支持,更讓學生提前接觸行業實踐,為未來職業生涯打下基礎。基建處的工作涉及項目申報文件、施工圖紙、合同協議等專業資料,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
此次走訪不僅為學生家庭送去了關懷和精神慰藉,更加強了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
此前,學校已建立“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工作台賬,為很多困境學子燃起希望之光。這種精准幫扶模式將持續在全校范圍內推廣。學校還將深入推進“一對一”幫扶機制,不斷涵養人文情懷和師生情誼,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關懷。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希望、改變命運的力量。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以父母之心育人,幫助學生成就夢想”的辦學宗旨。從學費減免到獎助補貼,從精心安排的專業對口勤工助學崗位到持續的就業支持,學校構建全方位的幫扶體系,確保每一位像張明偉(化名)一樣的孩子,都能不受經濟困擾地完成學業,用知識改變命運,用技能創造未來。(圖/文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