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安底鎮:“機器換人”效率高 ,“三單”服務保歸倉

2025年09月23日14:44 |
小字號

安底鎮3600畝水稻喜迎豐收,連片的稻田裡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收割機的轟鳴聲在田野間回蕩,秋收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

在安底鎮五龍村大土組,正在田頭歇息的農戶孫忠華望著自家即將收割完畢的稻田,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我家種了三畝水稻,機械化收割比起人工快太多了。”孫忠華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最低標准,請人工收割一畝地要3個人忙活一整天,工錢至少150元。現在用收割機半小時就能收完一畝,既省時又省力。”

據了解,為應對收割高峰,安底鎮早准備、早部署,通過統籌農機資源、創新服務模式等多項舉措,全力保障秋收工作。安底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健介紹:“今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3600畝左右,目前正值收割高峰期,預計20天左右可全部收割完畢。”

為提高收割效率,安底鎮創新推出“三單制”服務模式:農戶點單、合作社接單、再派單給兄弟農機合作社,建立了高效的農機服務對接機制。同時,全鎮投入9台收割機開展作業,並提供晒壩和烘干設備,確保稻谷顆粒歸倉。目前,全鎮水稻平均畝產達1000-1200斤。

作為“三單制”服務的重要承接方,金沙縣兄弟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發揮了重要作用。合作社負責人梅桂兵表示:“我們從9月初開始為農戶提供收割服務,現有大型收割機5台、小型收割機7台,每台機器日均收割面積達20畝。近半個月來,我們已經服務了安底、茶園、嵐頭等多個鄉鎮。”

近期雖遇陰雨天氣,但合作社與農戶齊心協力搶收稻谷,確保糧食及時歸倉。從靠人力到靠機械,從“找機難”到“點單收”,安底鎮通過農機協作與服務創新,不僅大幅提升了收割效率,更有效應對了天氣對收成的影響。

目前,安底鎮水稻生產呈現“豐收在望、歸倉在即”的良好態勢,為全縣糧食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經驗。(金沙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