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六小新建食堂投用 學生吃得香家長更放心
一餐一飯系民生,校園飲食牽萬家。在教育領域辦好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中,鎮寧始終把解決校園食品安全、學生就餐安全等難題作為重要抓手,從學生需求出發,用實招硬招破解教育領域痛點難點。今年8月,鎮寧第六小學新建食堂正式建成,徹底結束了學生們以往在校門口“將就吃”的日子,讓孩子們在校園裡就能吃上熱乎飯、放心飯。

學生用餐。
清晨的陽光洒進校園,食堂工作人員已身著統一工裝、佩戴齊全的防護用具,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在校園食堂廚房區域,明亮整潔的環境中不見一絲油污堆積,各類廚具設施配備齊全且擺放規整,儲藏間、洗碗消毒間等功能區域劃分清晰、標識醒目。制餐間內,洗淨切好的食材按類別整齊碼放在專用容器中,經過廚師精心烹飪,一道道新鮮美味的菜肴陸續出鍋,再通過專用餐梯平穩送到分餐室。從食材處理到菜品送達,每一個環節都嚴格遵循衛生標准。

食堂。
鎮寧第六小學副校長(食品安全總監)雷洪祥介紹:“為了把學生就餐這件實事辦扎實,我校配備了19名食堂工人、2名專業廚師和4名管理人員,還有80名分餐教師,所有人都體檢合格、持健康証上崗。從每天食材驗收入庫,到加工留樣、出餐試餐,再到陪餐、用餐后的清洗消毒,每個環節都層層把控、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同學們用餐安全。同時我們還推行帶量食譜,保証孩子們在吃飽吃好的同時,營養也能跟得上。 ”
與鎮寧縣城其他學校不同,鎮寧第六小學位於白馬湖街道黃龍湖路,這裡是鎮寧典型的城鄉接合地區,大多數的孩子居住在水京社區、青龍社區、田其社區等地,學生步行往返學校所需的時間有的要超過1個小時。此前,離家較遠的孩子們中午只能選擇在校門口的小吃攤解決中餐。

教師分餐。
校園食堂投入使用后,以往學生涌向校門口小吃攤的身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有序走向分餐室的場景。在老師引導下,幾名學生志願者主動上前,互幫互助把班級餐食從分餐室搬到教室﹔餐食擺放妥當后,分餐教師按定量標准為同學們打菜,孩子們自覺排隊等候,領到餐食后安靜回到座位開心享用。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滿是溫馨的校園生活氣息。鎮寧第六小學三年級學生黃純珣笑著說:“學校的飯菜特別好吃,每天都有水果、牛奶和雞蛋,我特別滿意! ”鎮寧第六小學五年級學生熬詩琪也說:“我特別喜歡吃學校的飯,每天都能吃一大碗!”

教室用餐。
辦好校園食堂,不僅要讓學生滿意,更要讓家長放心。為了讓家長直觀了解食堂情況,縣第六小學推行“家長陪餐制”,每周邀請不同班級的家長代表走進校園,和學生一起用餐,近距離查看菜品質量、感受食堂衛生。既讓家長多了一份安心,也搭建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正在陪餐的學生家長羅霞介紹:“今天陪孩子在學校吃了午餐,飯菜葷素搭配得很合理,口味也適合孩子,食材看著就健康衛生,我們做家長的特別放心,特別支持學校這種做法。”
據了解,鎮寧第六小學食堂改擴建工程今年6月正式啟動,8月順利完工,鎮寧教育局投入了134萬元專項資金。在學校教室和功能室都特別緊張的情況下,鎮寧第六小學校積極統籌協調,把3間合計約300平方米的功能室、1間約50平方米的教室,改造成了學生食堂和分餐室,啃下了場地緊張的“硬骨頭”。如今新食堂投用,徹底解決了全校2097名學生的中午就餐難題,全體教師還自發參與到配餐工作中,用實際行動把實事辦到了學生和家長心坎上。 鎮寧第六小學黨校長張遇表示:“我們建這個食堂,就是要把‘解決學生就餐難’這件實事辦細辦好。在功能區劃分上,科學設置了儲存間、切配間、消毒間、分餐間,從細節上做好食材安全管理,確保食材處理每個環節都規范、安全,為全校師生的飲食安全筑起一道堅實屏障。”
“下一步,我們會在保証孩子每天一個雞蛋、一份水果、一兩肉,一周三次牛奶的基礎上,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食譜,讓營養更均衡。同時會嚴格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規定,加強食堂監督監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真正把‘校園餐’辦成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的‘暖心餐’,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張遇如是說。 (圖/文 郭佳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