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黔中魂:貴州抗戰記憶展”場館思政課開課
“9時18分,老師們、同學們,上課啦!”9月18日,在這個意義非凡的紀念日,貴州大學與貴州省檔案館攜手,為貴大師生開啟“烽火黔中魂:貴州抗戰記憶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巡展場館思政課。

活動現場。
“今日的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貴州大學黨委書記楊未在導學中帶大家重回那段烽火歲月:貴州,作為抗戰大后方,曾以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防線。貴大師生在烽火中堅持辦學,征途漫漫,奮斗不止。楊未深情寄語廣大師生,以史為鑒,追昔撫今,鑒往知來,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共同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活動現場。
貴州省檔案館副館長、貴州省檔案學會理事長田紅老師以館藏珍貴檔案為引,回顧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並細數貴州軍民為抗戰勝利付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她說:“莘莘學子,國之棟梁。希望大家在感受那段戰火紛飛歲月的同時,從中汲取奮進的磅礡力量,堅定信念、錘煉本領,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征程中,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不斷續寫新的歷史榮光。”

活動現場。
在“訪談教學——與歷史對話,感悟家國情懷”環節,秦天真老院長之子秦小鬆先生動情追憶父親從組織學生抗日救亡,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從事隱蔽戰線工作的經歷。羅登義老院長之孫羅光宣先生從北京專程趕來,講述爺爺在湄潭艱苦環境中潛心科研,分析170多種果蔬營養成分,最終發現貴州刺梨超高維生素C含量,並制成濃縮液送往抗戰前線的故事。農學院安華明老師帶來團隊研發的刺梨系列產品,生動講述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傳承與創新。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王曉梅教授分享了帶領團隊歷時十年翻譯《中國省別全志》(貴州卷)的艱辛與意義。

活動現場。
在“使命傳承——青春誓言,強國有我”環節,曾駐守內蒙古的退伍士兵、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劉玉林,分享了他受“清澈的愛,隻為中國”感召參軍報國,如今將軍人作風帶入科研和生活的經歷。喀斯特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涂漢講述了創業治理重金屬污染、助力鄉村發展的故事。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研究生陶虹,作為展覽志願講解員,在深入了解貴州抗戰貢獻后,思考如何在日常科研與傳播歷史中踐行責任、回應時代召喚。

活動現場。
課堂講授結束后,廣大師生來到“烽火黔中魂:貴州抗戰記憶展”現場觀展。“烽火黔中魂:貴州抗戰記憶展”以“抗日戰爭中的貴州”與“銘記歷史 薪火相傳”兩個展陳板塊講述抗戰貴州故事、貴大故事,展陳了日軍轟炸貴陽慘況的珍貴圖像、記錄黔南事變的原始檔案、修筑“二十四道拐”的工程示意圖、征調民工修建黃平舊州機場的詳細統計,以及抗日戰爭中黔籍將士的英勇身影、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等。(文/江楓 圖/馮月成)

活動現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