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石阡: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2025年09月03日14:07 |
小字號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既保証玉米產量,又多收一季大豆?貴州石阡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今年,石阡縣2.84萬畝復合種植迎來大豐收,不僅創下全省大豆測產最高紀錄,還讓農戶畝均效益提升20%—30%。

在石阡縣聚鳳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連片的玉米挺拔茁壯、大豆豆莢飽滿。由中國農科院、貴州省農科院等多位專家組成的測產組,正在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經隨機抽取代表性田塊實收測產,10.56畝示范田大豆平均畝產達125.74公斤,玉米平均畝產677.44公斤,真正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據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二級研究員夏忠敏介紹,今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全省推廣面積比較大,今天進行測產以后,效果非常理想,“大豆的產量目前是我們省測過的產量中最高的,達到了每畝125.74公斤,也實現了我們‘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大豆’的目的,明年我們也在全省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高產背后的“秘訣”是按照一個生產單元“4+2”“3+2”種植模式,採用“優質良種+大豆根瘤菌接種+配方施肥+規范栽培+封定結合除草+病虫害綠色防控+機械收獲”技術模式,同時輔以專家教授的指導培訓,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我們在這個示范片裡邊實施西南的春玉米、春大豆帶狀間作模式,包括品種選備、封閉除草,還有就是大豆劃控、玉米的密肥協同、一噴多促、機械化收獲等技術,才有我們現在看到這一片效果。”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王小春介紹道。

種植大戶盧仁富是這項技術的積極實踐者和受益者。他採用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聚鳳鄉廖家屯村發展了680畝玉米和大豆。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2.84萬畝大豆玉米“套種”迎豐收 一畝地雙份收益。

“去年我開始嘗試這種模式,不僅玉米沒有減產,還多收了一季豆子,每畝地能多賺五六百元。”種植大戶盧仁富高興地和筆者分享道,“機械播種和收割也省了很多成本,現在政策和技術都有支持,今年我又種植了680畝,效果也不錯,現在我們是越來越有信心種植。”

目前,石阡已建成6個千畝示范方、21個百畝示范田。作為2025年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石阡“糧穩豆增”的成功經驗,正在為貴州山區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

“我們通過整合良種、機械化、綠色防控等多項技術,幫助種植主體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單產。今年全縣的復合種植面積達2.84萬畝,參與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散戶’超過了2600戶,初步預計綜合畝產效益會提高20%-30%以上。”石阡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黔芳說。(圖/文 黎祖艷、楊文美)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