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施秉:全域推進親水區域建設 民生溫度與安全底色共繪幸福圖景

入夏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推進親水區域建設,將河流治理、人文關懷與全鏈條安全防控有機結合,實現了“安全親水”與“生態惠民”的雙重目標。自開放以來,始終保持溺水事故“零發生”,不僅為群眾營造出安全、舒適的親水環境,更成為該縣以江河治理推動民生改善、以安全保障釋放生態價值的生動實踐。
施秉縣馬號鎮老縣村打造親水區。
走進雙井鎮平寨村與銅鼓村交界的清水江段,總面積達400平方米的親水區域成為一道靚麗風景。該段河流經過系統清理與改造,河床平整、水流舒緩,淺水區最深不超過1.2米,充分考慮了兒童嬉水安全。現場不僅配備專職巡河與看護人員,還創新運用“苗語+漢語”雙語廣播,常態化開展防溺水宣傳,確保安全提示深入人心。
“我們是一個村干部帶兩名護林員進行日常巡河任務,親水點這邊區域的話每天都有看護員守在這裡。”雙井鎮平寨村副支書粟多智說。
施秉縣雙井鎮銅鼓村臨河打造親水區。
雙井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副鎮長吳治家說:“在醒目位置設立了大量警示標識,配備了完善的五個一救生設施,還有專業救生員全天值守。”
馬號鎮在推進親水區域建設與防溺水工作中,注重“防疏結合、雙向發力”,一方面加強巡查監管,嚴守“安全線”,另一方面建設親水空間,滿足群眾需求。該鎮組建了由村“兩委”干部、河長和志願者構成的巡河隊伍,配備無人機、救生設備及通訊工具開展常態化巡查,並在危險水域設立警示標志,持續推進防溺水宣傳,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目前,我們已經巡查轄區內水域600余次,成功勸阻制止在危險水域附近垂釣、玩耍人員150余人次。此外,我們還通過多部門聯動,在學校、村庄廣泛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馬號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部長、副鎮長李德志說。
施秉縣雙井鎮工作人員在銅鼓村親水區值守。
親水區域建設不僅是回應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民生工程,更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切實行動。從前期水文監測、科學選址,到中期建設標准制定、質量把控,再到后期隱患排查,縣水務部門提供全流程專業技術支撐,確保每一處細節都經得起安全和群眾的檢驗。
施秉縣河長制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忠告訴筆者:“通過科學測算水流速度、河床穩定性,制定個性化建設方案。未來將繼續推廣這種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多安全的親水場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大家充分享受清水江的生態紅利。”
施秉縣雙井鎮工作人員在平寨村河邊巡守。
截至目前,雙井鎮與馬號鎮清水江沿岸親水區域運行平穩,未發生一起溺水事故,成為連接人水和諧、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紐帶。全縣8個鄉鎮已陸續完成親水區域建設與提升,共建成安全親水點24處,總面積超4000平方米,配備專業救生員50余名,各類救生設施258套。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優化親水區域建設與管理,不斷完善安全保障體系,讓更多江河沿線成為群眾休閑娛樂的幸福長廊,讓‘水清、岸綠、安全、宜居’的願景照進現實。”王忠說。(圖/文 彭剛、吳昌前、李忠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