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盤州市烏蒙鎮大寨村:“小院”聯萬家“說事”通末梢

2025年08月15日16:01 |
小字號

貴州省盤州市烏蒙鎮大寨村,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落。昔日的大寨村,歷史遺留問題與民族文化差異交織,鄰裡糾紛、利益矛盾成為困擾發展的“絆腳石”。

如今的大寨村,以黨建為引領,活用“農家說事小院”載體,探索實施“小院議事、網格管事、聯動辦事”的治理模式,讓“說事小院”成為聯通黨心民意的“連心橋”、化解風險的“減壓閥”,有效暢通鄉村治理“微循環”,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交出了“大寨答卷”。

黨建把方向,筑牢治理“橋頭堡”。大寨村堅持將黨組織建在治理最前沿,成立農家說事小院糾紛化解小隊,由政治強、本領高的黨員干部擔任“說事長”兼“首席調解員”,推行“黨員包戶”制度,44名黨員分片聯系80戶群眾,常態化排查隱患、速報矛盾,形成“支部引領、黨員示范、群眾響應”工作格局。今年來,黨員帶頭化解糾紛8件,推動解決飲水安全、道路硬化等民生問題6件,切實踐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陣地強基礎,織密服務“聯動網”。整合現有資源力量,依托村民活動中心、文化廣場等打造2個“農家說事小院”。組建由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鄉村智者、法律明白人構成的復合型“說事員”隊伍,靶向開展法律法規、調解技巧、心理疏導等專題培訓6期65人次,隊伍專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小院共受理糾紛10起,成功化解8起,化解成功率達80%,群眾滿意度達90%。小院化身矛盾“終點站”,累計受理糾紛10起,成功化解8起,調解成功率達80%,群眾滿意度達90%,成為紓解民憂的“終點站”。

多元聚合力,繪就善治“同心圓”。以“農家說事小院”為“圓心”,創新搭建“1+N”聯動平台。鏈接司法所、派出所等專業力量下沉小院,圍繞婚姻家庭(彩禮返還、遺產繼承)、鄰裡關系(宅基地邊界、噪音擾民)、合同糾紛(土地流轉、欠薪維權)等難點堵點,開展普法宣講5場,覆蓋群眾300人次,既講清維權處事的“紅線”與“底線”,也指明法律援助的“路徑”和“流程”,引導群眾“依法維權、理性處事”,成功化解涉法糾紛1起。同時,深挖鄉土“和事佬”潛力,吸納老黨員、老干部、致富帶頭人組成“智者調解隊”,借助“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化解“家長裡短”糾紛5起,調解成功率90%。

源頭化矛盾,打造治理“前沿哨”。將農家說事小院打造成民情“前哨站”。健全聽事隊即時響應機制,對婚戀家庭、土地流轉等矛盾實施“紅黃綠”三級預警:紅(緊急)事項24小時響應,黃(一般)事項3日辦結,綠(已化解)事項定期回訪。例如,面對萬家口子水電站建設引發的土地賠償款分配僵局,小院議事員迅速吹響“集結號”,村民們在小院內坦誠相見、暢所欲言,村“兩委”干部化身政策“宣講員”、情緒“疏導員”,圍繞分配方案擺事實、講道理、消疑慮,通過一次次溝通座談,群眾不解消散、積怨化解,最終達成共識。(桑姝蓉)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