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黔東南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0億元

今年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今年上半年,全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70億元,農業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天柱縣辣椒種植基地。
近日,筆者走進丹寨縣興仁鎮興仁村太子參產業種植基地看到,現場近200名村民正忙著除葉、刨土、挖參、篩土、裝袋。“今年基地種了近70畝太子參,太子參晒干后大概有6萬多斤產量,產值30多萬元。平均一天有130位村民在基地務工。”丹寨縣興仁鎮興仁村小簸箕太子參種植基地負責人向洪貴說。
據了解,2025年丹寨縣種植太子參共計4710畝,較去年新增1992畝,鮮品總產量預計達2920噸,同比增長116.3%,鮮品總產值預計突破4000萬元,同比增長114.86%。
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今年以來,黔東南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創建,深入推進“6個100萬”農業提升工程,打造集中連片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促進優勢單品規模化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59億元,同比增長4.4%,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3.0%﹔林業產值增長9.8%﹔畜牧業產值增長2.9%﹔漁業產值增長7.1%。
天柱縣雲上儂家科技有限公司辣椒加工車間。
在鎮遠,該縣大地鄉靈芝種植基地也迎來了採收期,一朵朵形態飽滿、色澤鮮亮的靈芝撐開“傘蓋”,散發著獨特的菌香,種植戶們穿梭其間,忙著採摘、分揀,現場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基地總共種植靈芝600畝,現在是第一批採收,預計還有3天就採收結束了,預計畝產鮮靈芝能達到1200斤,畝均收入能超過2萬元。”鎮遠縣大地鄉靈芝種植基地負責人田連德說。
近年來,鎮遠縣積極圍繞“一主兩輔”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以中藥材為重點的林下經濟,通過持續做優、做強特色農業產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目前鎮遠縣主要發展有天麻、靈芝、茯苓、太子參等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萬余畝,年產值達1.8億元。”鎮遠縣林業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楊秀權介紹。
鎮遠縣大地鄉靈芝種植基地的靈芝長勢喜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以來,黔東南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持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協同發力,持續推廣好良田良種良法良機,全力以赴保障糧油穩產增產。在天柱,該縣借助機械化點播和新型育苗技術,今年該縣1.5萬畝訂單辣椒長勢喜人。目前,全縣辣椒採收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將持續至9月下旬。
“從上周一到這周一,共採收了350噸鮮椒,預計今年辣椒產業產值在9000萬元左右。”天柱縣雲上儂家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陳國勇說。辣椒產業作為天柱重要農業產業之一,該縣通過引進優質企業,構建起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了辣椒產業生產效益。同時,也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我們白天採收辣椒每天有150元,加上晚上的加班費,差不多每天有170元的務工收入。”天柱縣聯山街道六合村村民何美燦說。
今年上半年,黔東南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0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6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3位,較一季度提升1位。其中,二季度單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5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全省1.1個百分點。下一步,黔東南將繼續深挖自身優勢,力爭三季度單季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6%左右,奮力推動全州農業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方向穩步前進,持續譜寫農業發展新篇章。(圖/文 周天亮、王書燕、呂鈾、黎北平、潘蝶、莫昌怡、胡守慧、田應鵬、張凌輝、楊慶鬆、伍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