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底氣
“四美”鑄魂擘畫藍圖 “四近”賦能勇立潮頭

當紅楓湖畔的晨霧漫過黛瓦白牆,當鋁業園區的機器聲與田間的雞鳴聲共奏晨曲,貴州省清鎮市這座鑲嵌在黔中腹地的明珠,正以“四美”為骨、“四近”為脈,書寫著新時代的發展華章。它的美,是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它的近,是空間與情感的雙向奔赴。這份獨特的稟賦,不僅是今日的榮光,更是未來騰飛的底氣。
四美交織,繪就立體城市畫卷
清鎮的美,是層次分明的交響詩,在不同維度綻放著奪目的光彩。視覺之美是這幅畫卷的底色,紅楓湖的碧波蕩漾與城市建筑的錯落有致相映成趣,讓每一位到訪者都沉醉在這幅天然與人文交融的丹青之中。駐足湖畔,你一定會被這份不加雕琢的靈秀所打動——水天一色間,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城市與自然達成了最和諧的默契。這種美,無需刻意修飾,卻足以讓人心生向往。
體驗之美則是清鎮遞給世界的一張動態名片。無論是漫步在吾悅廣場的時尚街區,還是穿梭於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無論是在鋁加工車間感受工業智造的魅力,還是在生態農庄體驗農耕樂趣,這座城市總能以多元場景滿足不同人群的期待。它不像刻板的博物館,而是一座鮮活的體驗館,讓每個角落都充滿探索的驚喜。
更深沉的魅力藏在城市的肌理之中,那是清鎮的內涵之美。這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陌生人問路時的耐心指引,鄰裡間守望相助的溫情,創業者感受到的包容氛圍,共同織就了一張溫暖的社會網絡。它不排外、不固守,像一位寬厚的長者,用開放的胸懷接納每一個逐夢人,讓“此心安處是吾鄉”成為所有清鎮人的共同感受。
而業態之美,則是清鎮發展活力的最佳注腳。一產、二產、三產的深度融合,勾勒出均衡協調的產業生態。工業領域,鋁及鋁加工產業獨樹一幟,在全省產業格局中佔據重要一席,挺起了城市發展的工業脊梁﹔農業方面,肉雞產業佔據全省六分之一的份額,在貴陽更是拿下七成產量,蔬菜基地成為省會重要的“菜籃子”,讓“清鎮產”走進千家萬戶﹔服務業中,“四個貴州”品牌在此扎根,吾悅廣場、杉杉奧萊等高端商業體的落地,不僅填補了區域消費空白,更彰顯了城市的商業能級。這種三產齊頭並進的態勢,正是清鎮發展韌性的核心密碼。
四近聯動,構建發展黃金坐標
如果說“四美”是清鎮的內在氣質,那麼“四近”便是其通達天下的區位優勢。地緣相近讓清鎮與周邊區域形成天然的經濟共同體,它像一顆精密的齒輪,完美嵌入黔中城市群的運轉體系,既承接核心城市的輻射,又反哺區域發展,實現了資源要素的高效流動。
心理相近則是更深層的聯結。相似的文化基因、相通的生活習俗,讓清鎮與周邊地區的人們在情感上毫無隔閡。這種心理上的親近感,為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讓政策協同、產業協作少了許多壁壘,多了幾分默契。
交通相近是清鎮的顯著優勢。貴黃、夏蓉、貴黔等多條高速穿城而過,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網絡。更重要的是,它與貴陽主城區、重點景區僅20公裡之遙,到貴安新區隻需15分鐘車程,貴安高鐵站等交通樞紐近在咫尺。這種“半小時生活圈”的構建,讓清鎮既能共享省會的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又能依托國家級新區的政策紅利,在交通便利性上佔盡先機。
區位相近更是清鎮的戰略王牌。作為連接貴陽與貴安新區的重要節點,它處於黔中經濟區的核心地帶,既享受著省會城市的人才、技術溢出效應,又能參與貴安新區的產業布局,在“強省會”戰略中佔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這種“左右逢源”的區位,讓清鎮成為投資興業的風水寶地。
底氣所在,邁向幸福發展新程
“四美”與“四近”的疊加,為清鎮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優美的環境吸引人才落戶,完善的業態提供發展平台,便捷的交通加速要素集聚,優越的區位放大戰略價值。這座城市的發展,不再是單點突破的孤軍奮戰,而是內外兼修的系統躍升。
當下的清鎮,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四美”鑄就的城市品質,讓它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保持獨特吸引力﹔“四近”構建的區位優勢,讓它能夠快速融入國家戰略布局。這種“內外兼修”的發展格局,既是清鎮對外開放的底氣,更是市民幸福感的源泉。
從紅楓湖畔的生態畫卷到工業園區的生產場景,從熱鬧的商業街區到寧靜的鄉村田園,清鎮的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四美”“四近”不僅是城市的標簽,更是發展的路徑。“這麼美,那麼近,周末來清鎮!”早已不是一句簡單的邀約,而是對這座城市魅力最生動的詮釋。在這份獨特稟賦的加持下,清鎮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書寫出更加燦爛的明天。(子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