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荷美”新畫卷!安龍縣:做足“荷”文章

立秋剛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招堤國家濕地公園,10裡荷塘綠浪滾滾,5000畝荷葉迎風搖曳。含苞待放的箭荷、粉白相間的荷花爭妍斗艷,眾多游客和當地市民紛紛前來賞荷觀景、消夏解暑、愜意納涼。
爭妍斗艷。陳湘飚攝
“滿目的荷塘景色太漂亮了!”
“我感覺就像在畫中游一樣,心都醉了!”
“天氣非常涼爽,難得的清涼夏季聖境!”
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不僅沉浸於招堤的美景,更對舒適宜人的氣候,贊不絕口。
以“荷”為媒,借“荷”而動。安龍縣依托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招堤和優越氣候,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保護生態底色,做足“荷”文章。一方面爭取各級支持,拓寬荷塘面積,增添荷花品種,營造“荷美”文化﹔另一方面沿荷塘打造親水平台、健身跑道等設施,讓游客近水,更親“荷”。
游客在荷花間游玩。陳湘飚攝
游客在荷花間游玩、觀白鷺展翅、聽花間鳥語、聞醉人荷香,吸上一口清新的氣息,直接沁人心脾,讓人瞬間心曠神怡。
“從網上看到安龍的荷花開了,我們一家人特地趕來一睹荷塘美景,領略‘加油文化’。既享受避暑消夏的樂趣,又增長了歷史文化知識。”重慶游客王蘭很高興地說。
文藝演出。馬銘供圖
城因“荷”而興,客因“荷”而來。從7月25日開始,以“一盞燈點亮一座城”為主題的安龍縣2025年“加油之旅,荷您同行”“荷花季·夏日潑水派對”等文旅活動,歷時近1個月的時間。圍繞觀景、賞荷、玩水、品美食,推出民族風情巡游、音樂派對、潑水大戰、民族歌舞劇《錦·藍》表演、山地越野跑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山地文體旅融合活動,讓游客和市民體驗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民族文化夏日盛宴,有效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近年來,安龍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致力打造“加油之城、美美安龍”文化標識,文旅產業正日益成為各族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民生產業、美麗產業。
品嘗美食。陳湘飚攝
“這家的涼剪粉好好吃!上次吃過后,心裡一直念念不忘,今天就又來過癮了,准備吃兩碗!”來自北京的王先生看著老伴,吃了一口涼剪粉,停下來滿足地說。
“安龍的米盡得大自然精華,做出的剪粉滿口荷香,深受游客的歡迎,我們店裡每天都要賣出5000-6000碗粉哩!”安龍秀屏紅油剪粉店的劉其秀一邊裝粉遞碗,一邊笑著說。
荷葉婆娑、荷花綻放、綠意盎然的招堤十裡荷塘,猶如鑲嵌在群山環抱中的一顆綠色明珠,在綠水青山間成為都市人群遠離喧囂、擁抱自然的避暑勝地,構成夏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25年上半年,安龍縣共接待游客290.62余萬人次,各項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7.13億元。
打卡。陳湘飚攝
夏日招堤好風光,荷韻四溢滿城香。安龍縣錨定“荷花+”模式,不斷創新賦能,深入實施農文體旅融合發展戰略,繪就一幅“一城文化 半城荷香”的“荷美”生態畫卷。(陳湘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