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鎮寧環翠街道:以“微”入手 扎實筑牢未成年人成長防線

2025年08月11日15:5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暑期是未成年人安全與成長的關鍵期,也是家長們的“焦慮期”。鎮寧自治縣環翠街道黨工委聚焦“看護難、安全憂”等民生痛點,以“微心”聚合力、以“微光”照前路,發動所轄基層黨組織盤活資源、下沉服務,將黨建力量融入未成年人暑期托管、教育引導、安全防護等全過程,用“黨建紅”守護“少年藍”,讓“微力量”匯聚成護航成長的“強動能”。

黨建領航建強“家門口的托管站”。

黨建領航建強“家門口的托管站”。

微陣地筑基:黨建領航建強“家門口的托管站”

環翠街道黨工委深知社區是服務未成年人最直接的“神經末梢”。為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安全、優質的托管服務,黨工委統籌所轄3個村(社區)黨組織,將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紅色陣地”升級為“暑期托管微驛站”,以“三化”舉措筑牢服務根基。一是陣地功能“集成化”,打造多元成長空間。紅星社區、龍灘村、渡槽社區黨組織按照“一室多用、按需配置”原則,對現有場地進行功能改造,將作業輔導、興趣拓展、安全實訓緊密結合讓孩子們動靜結合、全面發展。二是人員隊伍“專業化”,組建紅色服務梯隊。建立“1+3+N”服務隊伍,每個托管站由黨組織書記擔任“站長”,全面負責統籌協調﹔配備3名核心成員,包括1名黨員干部(負責日常管理)、1名社區年輕干部(負責學業指導)、1名退休黨員(負責紅色教育)﹔聯動“N”方力量,吸納大學生志願者、教師志願者等擔任志願老師,形成“黨建引領、專業主導、志願補充”的服務格局。今年暑期,街道共招募志願者40余名,開展志願服務300余小時,用“紅色身影”守護孩子們的假期。三是管理制度“精細化”,筑牢安全防護屏障。推行“三查三對接”制度:課前檢查場地設施,消除安全隱患﹔課中巡查孩子活動狀態,及時制止危險行為﹔課后核查接送信息,杜絕未成年人單獨離站。建立“特殊兒童台賬”,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實行“一人一檔”,由黨員志願者結對跟蹤,每日記錄學習生活情況,定期反饋給家長。截至目前,托管站累計服務未成年人已超200人次,家長滿意度持續攀升。

開展“護苗”法律宣講活動。

開展“護苗”法律宣講活動。

微課程賦能:黨群聯動點亮“全方位的成長路”

環翠街道黨工委引導社區黨組織以“需求清單”定“服務菜單”,將紅色教育、學業輔導、實踐體驗融入托管課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悟”。一是“紅色微課堂”厚植家國情懷。依托閱讀角,由退休老黨員講述革命故事,帶領孩子們觀看紅色電影,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二是“學業微輔導”破解學習難題。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開設“分層輔導課”:低年級側重作業檢查、拼音認讀等﹔高年級聚焦數學公式、英語語法等。發動教師黨員志願者梳理“暑期學習重點清單”﹔組建“一對一助學小組”,重點幫扶學習有困難的孩子,累計解決數學解題、作文寫作等難題100余個,讓托管站成為“第二課堂”。三是通過“實踐微體驗”拓展綜合素質。各村(社區)結合資源優勢打造特色課程:紅星社區聯合律師事務所開展“護苗”法律宣講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基礎自我保護常識,同時組織孩子們動手學習包湯圓,培養孩子們動手實踐能力﹔渡槽社區邀請書法家協會的書法愛好者來上書法課,讓大家感受傳統文化語言文字的魅力。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實踐活動10余場,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拓寬視野、提升能力。

暑期托管微驛站。

暑期托管微驛站。

微防護鑄盾:黨心連民心筑牢“防溺安全線”

針對暑期溺水事故高發的特點,街道黨工委將防溺水作為“底線工程”,發動社區黨組織構建“教育+排查+演練”三維防護網,讓安全意識融入日常。一是“浸潤式”教育,讓知識入腦入心。12個村(社區)黨組織組織未成年人及家長觀看防溺水視頻,用生動案例敲響安全警鐘。同時邀請街道業務人員走進托管站,通過“案例講解+動畫演示”解讀溺水危害和“六不准”原則﹔組織“防溺知識搶答賽”,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強化記憶。二是“拉網式”排查,讓隱患無處遁形。組建“黨員巡查隊+網格員+志願者”的巡邏專班,對轄區內28處風險點開展巡查勸導,重點查看防護欄、警示牌是否完好,發現鬆動、缺失等問題,及時勸導未成年人遠離危險水域,累計增設20塊警示標牌、37套救生設備,對高風險區的水域設置隔離帶,用“腳步”筑牢物理防線。三是“實戰化”演練,讓技能上手能用。聯合縣婦幼保健院開展“防溺應急演練”,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孩子們模擬“同伴落水”場景,學習岸邊呼救、拋送漂浮物等正確做法﹔組織“急救課堂”,由醫護黨員手把手教學心肺復蘇,讓家長掌握關鍵救援技能。累計開展演練3次,參與親子家庭100余戶,形成“家校社”協同防護的強大合力。同時街道60余名“愛心媽媽”“愛心家長”志願者主動結對164名孤兒、留守及困境未成年人,定期電話問候、上門探訪,以“一對一”的聯絡服務確保“一個都不能少”,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牽挂的溫暖。

下一步,街道將持續深化“微心匯聚,曙光護航”主題實踐活動,完善常態化服務機制,讓每一份守護都精准到位,讓每一顆童心都向陽生長,用實際行動書寫“為民服務”的初心答卷。(文/圖 伍歡)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