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縣“四個化”推動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荔波縣以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一流旅游城市為目標,將“提升優質旅游住宿產品供給”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以推進“規范旅游民宿提檔升級試點”省級“一縣一試點”為契機,突出建設差異化、產業集群化、管理規范化、營銷品牌化,推動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有旅游民宿722家,同比增長4.18%,其中省級金山民宿5家、銀山民宿12家,接待床位1.7萬余張。2025年“五一”假期,全縣民宿接待過夜游客8.2萬人、同比增長57%。
一、突出特色,推動民宿建設差異化。一是縣城民宿圍繞歷史文化建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系統梳理古建筑、古街巷、名人故居等歷史遺存,縣城民宿群以荔波古鎮為核心發展建設,建筑風格以明清徽派為主,延續乾隆年間荔波石城歷史文化,融入青磚黛瓦、馬頭牆等古典優雅元素,打造江南水鄉式的小橋流水四合院,營造寧靜優美的入住氛圍。同時,鼓勵經營主體借鑒荔波當地傳統建筑特點,採用小青瓦、木質結構等設計改造庭院或天井,構建“一院一典故、一房一記憶”的歷史文化空間。如,荔波古鎮“等你客棧”,採用灰磚黛瓦的仿古建筑風格,徽派檐枋搭配特色雕刻藝術,將中式閑庭與西式建筑氛圍完美融合。二是景區民宿圍繞山水風光建。依托小七孔景區、茂蘭景區周邊自然山水資源,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戶外運動於一體的特色民宿集群。堅持“顯山露水、融入自然”的原則,採用原木、夯土、茅草等天然材料,實現民宿與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溪流瀑布等景觀和諧共存。同時,民宿外觀注重突顯山水輪廓,以錯落有致的坡屋頂、通透的玻璃幕牆,將窗外山水美景引入民宿,實現“房在景中、景入房內”。如,小七孔“齊宿·拉珈民宿”依山而建,整體外觀風格以親山親水為主,客房內配置全景落地窗,清晨可觀雲海,傍晚能賞落日。三是鄉村民宿圍繞民族風情建。以布依、水、苗、瑤等少數民族村寨為載體,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引入社會資本、發揮國資引領、鼓勵創新創業等方式,深挖獨特的民族文化,圍繞建筑風貌、傳統技藝等,打造“一村一特色、一寨一風情”鄉村民宿集群。鼓勵支持群眾和村集體保留並還原布依族石板房、水族干欄式建筑、苗族吊腳樓、瑤族禾倉群,採取當地石材、木材、竹子為主要建材,輔以民族特色刺繡、銀飾、蠟染等非遺元素,實現民宿建設與村寨風貌渾然一體。目前,瑤山古寨“瑤池小七孔民宿”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級甲級民宿,連續兩年上榜中國黑鬆露獎——年度精品民宿Top100。
二、要素保障,推動民宿產業集群化。一是土地支持。依托荔波作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國家級試點政策,出台《荔波縣規范旅游民宿提質升級工作方案》《荔波縣支持民宿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荔波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在用地審批、証照辦理、稅收優惠等方面為民宿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專項激勵機制,對獲評星級民宿的經營主體給予資金獎勵,進一步吸引民宿企業入荔投資發展。2023年試點實施以來,累計入市交易土地58宗184.3畝用於發展民宿項目。先后引進培育鸞喜·雲舍人文、汀山·蕉下等10余家中高端民宿,民宿品牌連鎖化率增長至23%。二是金融扶持。統籌中央、省、州旅游產業化基金,設立民宿業發展資金池,用於民宿項目貸款貼息、業態升級等事項。健全完善“政銀企”合作平台,聯合荔波農商銀行,按照“無抵押、純信用”貸款模式,推出最高可達200萬元的“民宿貸”“旅優貸”等專屬金融產品。針對榮獲“特色”“精品”“示范”等級的民宿業主,貸款額度最高提升至300萬元,著力破解民宿發展融資難問題。目前,累計向上申報各類民宿產業發展基金1600萬元,發放民宿業貸款4226.5萬元,幫助65家民宿完成升級改造。三是人才支撐。構建“培訓+實踐+輸送”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聯合貴州大學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貴州旅游職業學院等院校,開設民宿管理、民族文化傳承等定制化課程,每年定期組織民宿從業人員開展服務禮儀、營銷策略等專題培訓,提升行業技術和服務水平。搭建人才實訓基地,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幫帶指導,通過“訂單式”培養、實習就業聯動,定向輸送民宿管家、運營經理等專業人才。目前,累計培養民宿管理人才30余名﹔香篆荔舍、等你客棧、齊宿·拉珈瑤族主題民宿管家,獲評貴州省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大賽“金牌民宿管家”。
三、嚴格標准,推動民宿管理規范化。一是部門聯動管。建立健全常態化聯合執法監管機制,統籌文旅、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力量,出台《荔波縣民宿安全管理規范》,加強對轄區民宿全方位監管,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探索“部門聯動快速定損、專項基金先行賠付”的“荔即解”機制,加強民宿警情、矛盾糾紛等綜合分析研判,依法查處損害民宿規范運營的違法犯罪,護航民宿產業健康發展。2024年以來,部門聯合開展監督檢查50余次,涉旅糾紛平均處置時間減少至2小時,化解率達96.8%。二是協會自律管。組建荔波縣民宿協會,制定《荔波民宿協會章程》,依法設立鄉鎮民宿協會和荔波民宿管家工匠創新聯盟等自治組織,推動民宿會員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規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律和紐帶作用,引導轄區民宿經營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政策,在業務主管單位指導下參與縣內民宿酒店評級、培訓、監督等工作,提升旅游行業監管水平。目前,黔南州民宿協會荔波分會共有會員266人,先后與廣州等地民宿協會舉辦交流沙龍、業務培訓20余期次。三是游客評價管。暢通去哪兒網、攜程、美團等線上留言評價渠道,明確專人適時監測,定期收集匯總、分析反饋游客評價及訴求﹔線下在景區游客中心、民宿前台等放置留言簿,安排專人對游客提出的即時需求當場響應處理,提升游客住宿認可度和滿意度。目前,累計收集游客意見建議128條,問題處置率和滿意度均達98%以上。
四、多管齊下,推動民宿營銷品牌化。一是線上平台廣泛推廣。深度整合OTA平台與新媒體傳播優勢,與攜程、美團等頭部在線旅游平台達成戰略合作,開設荔波民宿專屬線上專區,通過特色頁面展示、精准流量推送等方式,提升民宿曝光度與預定轉化率。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搭建內容轉播矩陣,圍繞民宿特色景觀、在地文化體驗等主題,策劃並發布宣傳短視頻、圖文筆記,與旅游達人、網絡大V聯動推廣,進一步擴大荔波民宿影響力。2024年來,累計發布“民宿+”聯合營銷宣傳視頻、公眾號3000余條,線上預訂民宿游客達100余萬人次。二是線下瞄准重點推。針對親子家庭、年輕背包客、銀發康養群體等不同客群,聚焦貴陽、南寧、廣州等周邊重點城市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在高鐵站、機場、景區游客中心等重要交通樞紐與旅游節點,設置大型LED廣告屏與宣傳展架,吸引游客入住打卡。定期組織民宿行業參與各類旅游推介會、展會,通過現場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精准定位目標客群,提升荔波民宿知名度與美譽度。2024年來,累計到貴陽、廣州等12個省內外重點城市開展聯動營銷。三是行業互助合力推。依托全域旅游交通線路網,引導支持民宿與旅行社、景區景點等建立長期合作,設計開發“民宿+小七孔”“民宿+研學”“民宿+度假康養”等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住宿游玩一條龍服務。圍繞游客多元化需求,鼓勵精品民宿集群聯動,開展業務互通、客滿互推、出行互送。目前,推出荔波玩水避暑、探秘山水精品旅游線路12條、“支支串飛”線路5條。(省委改革辦根據荔波縣委改革辦材料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