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鬆營村脫貧戶王志倫
監測幫扶網 兜牢不返貧

野花爭相綻放,漫山綠樹隨風搖曳。
大山深處,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鬆營村,年過六旬的王志倫每天都要上山放牛,“多吃鮮草好上膘,等將來懷上牛崽,家裡的日子就更活泛了。”
王志倫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6口人,4個孩子都在上學,媳婦身體長期不好。2018年脫貧后,眼看生活有了起色,父子倆卻因意外先后住院。盡管醫保報銷了大部分醫藥費,但自費部分加上交通費和生活費,兩萬多元支出一下子掏空了家底,全家面臨返貧風險。
就在王志倫焦頭爛額之際,監測幫扶網及時托住了他家。“大數據第一時間發現老王家因病剛性支出大幅增加,我們迅速上門走訪,核實情況后上報。”鬆營村村委會副主任胡玉潔說。
很快,王志倫家被納入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名單,區、鎮、村三級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迅速響應,制訂精准幫扶計劃——考慮到他短期內無法外出務工,除了醫療補助,還補助他添了一頭母牛和兩頭豬崽。
“圈裡有牲口,地裡有收成,心裡踏實多了。”出院后,老王身體恢復不錯,家裡的農活操持得井井有條,返貧風險顯著降低。
根據村裡提名,在完成入戶核實、村級評議公示,以及鄉鎮審核和區級審定后,今年4月初,王志倫家達到風險消除條件。“依托雲平台系統,通過醫保、衛健、人社、民政等部門間信息數據比對分析、充分研判,最終確定王志倫家退出監測。”胡玉潔介紹。
畢節市有200多萬脫貧人口,當地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緊盯每一個有返貧致貧風險的群眾,線上聯動監測、線下全面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日益完善的監測幫扶網,牢牢兜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鏈接】
過渡期以來,各地強化大數據分析預警,暢通農戶自主申報途徑,簡化監測識別程序,監測幫扶質效不斷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累計幫扶超過680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其余監測對象也都落實了幫扶措施。
原刊於《人民日報》(2025年07月25日 第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