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高新區靶向發力整改促“問題清單”變“發展答卷”

“現在下車就能掃碼騎共享單車到單位門口,上班方便多了!每天早上至少能節約10分鐘。”小李是貴州東匯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工,近段時間他發現,公司周圍及周邊公交車站新增了不少共享單車。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陽高新區緊緊圍繞“開門搞教育”要求,高標准高質量一體推進學查改,在為園區企業職工群眾辦好急難愁盼實事上下功夫、想點子,通過對接協調第三方公司,開放了麥沙大道以北(沙文園區北部區域)的共享電動車停放權限。
“5月以來,該區域共增設232輛共享單車,方便了周邊東匯精密、貴陽長之琳發動機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賽峰飛機發動機(貴陽)有限公司、貴州威利德制藥有限公司及電子信息產業園內多家企業職工的上班路。”貴陽高新區園區管理服務局企業服務一科副科長張景涿介紹。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已進入關鍵階段,貴陽高新區精准聚焦發展所需、企業所盼、群眾所憂的突出問題,緊盯短板弱項深入檢視整改,在與難題“過招”中提升發展的針對性、有效性,切實將“問題清單”轉化為“發展答卷”。
在問題查擺過程中,貴陽高新區堅持“分類施策”與“靶向糾治”並舉,對納入集中整治的問題進行研判,找准集中整治切入點,定措施、定時限、定責任,舉一反三,推動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持續鞏固整改成果,切實把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果。
建立“213”服務響應機制,完善《貴陽國家高新區“企業之家”聯合服務工作機制》等企業服務制度,推動企業主動落戶……高新區通過堅持以企業群眾為中心,切實為企業減負,貴陽高新區服務企業質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貴陽高新區以學習教育為引領,通過機制創新、精准服務、實效落地,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架起政企溝通“連心橋”、破解企業發展“攔路虎”、讓惠企政策“活起來”的具體行動。下一步,貴陽高新區將堅持以改促治、以改強基、以改提效,補齊補牢短板漏洞,以整改整治成效提升發展“成色”。(陳佳藝、楊婷)
來源:貴陽市高新區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