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模型數字工廠引領線纜行業智能化變革

“AI護航安全生產,我們實現了毫秒級響應。”固達電線電纜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率先踐行“數智賦能”戰略,創新構建了“9111”矩陣轉型模式,打造國內首個5G+AI大模型數字工廠標杆,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的目標。
大模型數字工廠。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爆發元年,智能制造正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為線纜行業領軍企業,固達電線電纜集團通過9大應用系統、1張5G專網、1個大模型中台和1個數字孿生指揮中心的全鏈路升級,為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面對20萬平方米廠區、6大現代化車間的復雜管理場景,固達集團部署527路AI智能攝像頭,結合邊緣計算技術(識別率99.6%,響應時間≦100毫秒),實現對工裝規范、煙火隱患、人員脫崗等風險的7×24小時動態監測,全年安全預警效率提升80%。同時,通過5G切片隔離+AI威脅檢測+零信任架構的三重防護體系,有效攔截99.99%的外網攻擊,筑牢數據安全防線。
5G+AI大模型數字工廠。
據悉,該集團依托OT數據採集與物聯網技術,固達集團實現全廠設備“從採購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通過移動端實時報修,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10分鐘內﹔引入AGV無人叉車和AI路徑規劃算法后,物流效率提升25%,倉儲空間利用率提高40%。此外,智能盤具管理系統使電纜盤具周轉效率提升45%,徹底告別傳統人工調度模式。
數字孿生,全鏈路數據驅動綠色制造。在3.2萬平方米新能源線纜車間內,固達集團運用高精度數字孿生技術(建模誤差<0.05%),將生產全流程1:1還原至虛擬工廠。全局看板實時顯示設備利用率(92%)、訂單交付周期(縮短35%)等關鍵指標,能耗優化算法更推動單位產能電耗降至0.85kW·h/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500噸,綠色效益顯著。
5G+AI大模型數字工廠標杆。
同時,通過部署自主工業大模型,固達實現日均12TB生產數據的高效處理,工藝優化響應速度提升40%,設備互聯效率達10萬次/秒。5G混合專網確保核心數據100%本地化存儲,為研發、生產、物流全場景提供毫秒級響應支撐。
固達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智能感知-決策-執行”閉環,聚焦專業化、精細化發展,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升級,為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樹立新標杆。
固達的實踐証明,傳統制造業與5G、AI的深度融合,不僅能破解安全管理、效率提升等痛點,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其“9111”模式或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智能化轉型范式。(圖/文 張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