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好藥
建行貴州省分行金融助力藥材產業發展
生態氣候雙優,造就貴州藥材“道地性”黃金產區。建行貴州省分行堅持支持“一村一品”助力鄉村藥材產業發展,讓“小藥材”成長為帶動農戶增收的“大產業”。
黨參飄香
畢節市威寧縣龍街鎮憑借其日照充足、溫差顯著、土壤肥沃的優勢,為黨參生長提供天然條件。為推動帶動百姓致富,當地政府大力推廣黨參種植。
在一次業務辦理中,建行畢節分行得知了鎮裡很多農戶都准備擴大黨參種植但手裡資金有限。建行畢節分行迅速召開專題會研究龍街鎮黨參產業,與當地農業農村局、龍頭藥企詳細溝通了解黨參種植現狀及發展前景,並驅車60余公裡開展實地調研。隨著調研的深入,建行畢節分行發現農戶資金需求呈現“小而急”的特點:一方面,客戶群體多但資金需求通常在30萬元以下﹔另一方面,春耕時節不等人,資金具有極強的時效性。
痛點清晰后,建行畢節分行聯系當地政府及村委會開展金融產品宣講,並挨家挨戶走訪收集農戶的種植面積、種植成本、銷售情況以及土地流轉情況等信息。結合農戶實際狀況和資金需求,為農戶精准匹配隻需信息建檔即可申請的“裕農快貸”。在多方支持協助下,走訪次日首筆30萬元“裕農快貸”便成功落地,村民擴大種植的熱情被進一步點燃。
在建行畢節分行支持下,龍街鎮300多戶農戶當年擴種黨參至3500余畝。截至目前,建行畢節分行累計為威寧縣農戶投放黨參產業貸款約6600萬元。
鎖住底氣
在施秉縣牛大場村,一個產值過億的產業正在蓬勃生長——太子參。
太子參作為名貴中藥材,對氣候土壤要求極為苛刻。牛大場村坐落於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涼爽濕潤的氣候為種植太子參提供了天然條件。自從牛大場村引進太子參后,村民就曾掀起太子參種植熱潮。
然而,太子參生長期長達10個月,單畝種植成本高達4000元,加上農戶自產自銷模式的抗風險能力弱、標准不一的特點,導致太子參種植始終不成規模。
面對這種情況,種植戶何清龍希望以“鎖單收購”探索種植新模式,但手頭缺少足夠的資金。建行黔東南分行針對何清龍公司繳稅少、押品不足但連續兩年盈利的特點,為其精准匹配“縣域振興貸”,上下協同開辟綠色通道,趕在太子參種植前為其放款100萬元,幫助其順利完成鎖單收購。農戶有了底氣,種植有了動力,最終何清龍當年完成1500噸干貨收購,成為施秉縣前五太子參收購商。今年6月,建行黔東南分行結合何清龍公司盈利、繳稅情況,再次為其放款80萬元,為農戶種植打上一劑強心劑。
此外,建行黔東南分行針對太子參種植端投入成本高、收購端資金需求大但市場敏感度高的特點,與當地太子參產業協會建立長期合作,通過“協會推薦+實地調研”模式,積極開展清單式營銷,精准對接種植端、收購端客戶,差異化匹配金融產品。以協會為媒介,為農戶提供專業種植技巧的同時,也為收購商宣講產品優勢助力拓寬市場,全力破解產業融資難題。
從一戶種到戶戶種,市場越拓越寬廣。如今,建行黔東南分行已為施秉縣535戶太子參經營主體提供貸款超1.6億元,推動種植面積擴展至11萬畝。
林下致富
近年來,朱明鎮木營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其中,林下天麻產業發展尤為亮點。
同協拓新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明,幾年前放棄浙江穩定的工作,毅然投身林下天麻種植產業,成為了木營村天麻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
木營村高海拔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為林下天麻種植模式完美復刻了野生天麻的生存邏輯,可以最低成本、最可持續的方式,產出最高品質的天麻。
帶著這個想法,李明撥通了建行畢節分行的電話。建行畢節分行立即安排專人到木營村開展調研,詳細了解李明的種植情況及資金需求。針對天麻種植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等特點,建行畢節分行為李明介紹了“合伙種植”的授信方案,並陪同李明冒雨挨家挨戶商量合作種植事宜,詳細介紹低利率、額度靈活的金融產品。最終,在春耕前順利發放200萬元“裕農快貸”,在最佳種植期前趕上了菌種的採購。
這也是建行畢節分行支持“一村一品”的開始。建行畢節分行將木營村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定期走訪基地,從種植技術到市場銷路全程跟進。引導合作社積極了解政府相關政策,尋求專業技術的指導幫助,讓林下天麻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法寶。
截至目前,建行畢節分行支持木營村從5戶核心種植戶發展到如今23戶,授信額度由200萬元增長到近1000萬元,成功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建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