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鎮遠:解鎖“時光密碼” 古城引客“慢”游

2025年07月11日16:39 |
小字號

鎮遠,這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近年來,貴州省鎮遠縣在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以空間重構、文化賦能為抓手,打造沉浸式“慢游”項目,吸引游客放慢腳步。

鎮遠古城大景。

鎮遠古城大景。

烘焙、研磨、沖泡、拉花,一杯精致的手磨咖啡就送到了客人手中,這不是大城市的咖啡館,而是位於古城北側的一家鄉村民宿山禾居。

山禾居民宿的主理人張樂潼,曾在蘇州從事設計工作的“90后”姑娘,2023年回到家鄉鎮遠,將一座鄉村老宅改造成融合現代美學的民宿。

落日餐廳。

落日餐廳。

走進民宿小院,古朴的木質建筑、錯落有致的庭院、綠意盎然的花草,無不讓人感受民宿主人獨特的設計理念。

“我們不想做那種標准化的酒店,而是想讓客人感受到‘家外之家’的氛圍,遠離城市喧囂,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慢下來,住下來,把心留下來。”張樂潼一邊給客人泡茶一邊介紹。

張樂潼的“慢策略”藏在細節裡:客房裡擺放著從周邊村寨收羅的老物件,庭院角落辟出一方菜園供客人採摘,每周舉辦的蠟染體驗課吸引著親子家庭參與。

“一張方桌,幾匹素布,靜下心慢慢地勾勒圖案,慢慢地投入染缸,看著藍靛在清水中暈染出深深淺淺的雲紋,人整個心都會靜下來。”張樂潼親自示范,指導客人。

山禾居民宿。

山禾居民宿。

“這裡的一切都讓我感覺特別放鬆,早上被鳥兒的叫聲喚醒,推開窗就是如畫的風景,晚上還能在庭院裡仰望星空,這種體驗是在城市裡完全感受不到的。”來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這種“民宿+”模式正在鎮遠古城興起,據統計,全縣已有40余家精品民宿通過“非遺體驗+在地文化”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平均入住天數從1.5天提升至2.8天。

“我們鼓勵民宿主理人挖掘本地特色,打造精品主題民宿,讓游客不僅是‘住一晚’,而是真正融入當地生活,感受古城文化。”鎮遠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劉穎說。

在㵲陽河西岸,由江山集團打造的“落日餐廳”也成為了游客必打卡的地方。

游客在文創產品店選購商品。

游客在文創產品店選購商品。

餐廳坐落於鎮遠古城的半山腰上,依山傍水,團隊從設計之初便精確計算了每一處露台與夕陽的角度關系,確保山河落日成為永不落幕的“主菜”。

傍晚時分,兩岸的青山綠水,古城的青磚黛瓦,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畫卷。“我們專門選在日落時分來這裡,一邊品嘗著美味的菜肴,一邊欣賞著壯麗的落日景色,感覺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廣東游客劉女士感嘆。

餐廳還深入挖掘當地特色美食文化,推出了落日余暉烤魚、古城江山酸湯魚等一系列地道的貴州美味。

“落日餐廳販賣的不僅是精致的餐食,而是一段完整沉浸於天地節律的時間,當人們願意為一個日落而停留、等待、專注,真正的‘慢’才真正開始,這也是旅途的意義所在。”江山集主理人石婷說。

古城咖啡館一角。

古城咖啡館一角。

“我們探索將旅游空間重構,將民宿、餐廳、書店、非遺文創等不同業態融入古城景區,做成小而精而美的旅游體驗點,打破‘景區-游客中心’二元結構,創新設計慢體驗文旅項目,讓游客慢下來、靜下來,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旅途的治愈。”鎮遠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劉穎說。

同時,鎮遠古城精心打造慢旅游模式,做深“資源開發”文章,推出紅色研學游、民族風情游、美麗鄉村游等以㵲陽河及鎮遠古城為核心的“山水風光、歷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10余條,不斷豐富非遺體驗、水上娛樂、民俗特色巡游、夜間旅游等業態,為游客帶來別樣的旅行體驗,留住游客的身心。(圖/文 車逢路、鐘朝俊)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