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魚越來越多的背后
——西南三省共算小水電進退的“生態賬本”

“赤水河的魚兒越來越多了!”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機制創新”主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飛說,根據監測,小水電拆除后,赤水河一些大的支流全面貫通,很多支流干流魚類進入大的支流。目前,赤水河魚類資源量明顯增加、魚類群落結構明顯提升,棲息地質量明顯改善。
赤水河(貴州遵義赤水段)。人民網 龍章榆攝
赤水河發源雲南,流經貴州,在四川匯入長江,是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魚類的繁育場和棲息地。這條河上,曾經的小水電引水發電,解決了沿線生產與發展的“渴”。但同時,隨著對水生態環境保護的不斷加強,小水電密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魚類生存空間等發展問題急需解決。
小水電是指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是國際公認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但考慮到赤水河流域獨特的生態作用,我國果斷推動赤水河流域小水電清理整改。“還水於魚!”沿岸三省積極響應,共護赤水河。
長江鱘野外孵化實驗。貴州省水利廳供圖
小水電曾緊密關聯沿岸發展,如何因地制宜清理整改?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赤水河貴州段195座小水電全部退出,攔河堰壩全面拆除,修復減脫水河段339公裡。整改后保留的29座小水電站全部完成了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和監測設備的升級改造。
貴州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過程中,貴州統籌考慮沿岸群眾的防洪、引水、農田灌溉等基本民生需求,明確劃分保留、整改、退出三個類別﹔保留了取水設施或者新建替代性工程﹔依法保障電站的業主權益……根據水利部發布的2024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貴州省考核等級為優秀,連續四年獲得考核優秀等次,實現“四連優”。
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水清河晏后,發展的“后半篇文章”如何寫?
四川省古藺縣坐落於赤水河左岸,在小水電清理整改任務全部完成后,赤水河古藺段水質穩定達標,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樣性實現增長。
完成清理整改后,古藺一方面做減法,一方面做加法:全面持續降碳減污,赤水河區域古藺區域關停小酒廠200余家,同時在保留的酒廠中推動“智能釀造+綠色生產”模式,項目入選全國級試點﹔發展綠色能源,開發風光、垃圾焚燒等資源,有序推進工業領域的煤改氣、煤改電等,推動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
桐梓河。貴州省水利廳供圖
為確保源頭清水向東流,雲南堅持高標准、嚴要求,扎實有效地實施小水電的修復工作,對拆后的電站廠房、輸水管道、取水壩及庫區消落帶進行了植被恢復和種草復綠。
“雲南將以赤水河雲南段的生態保護成功案例為契機,持續抓好全省河湖生態保護工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雲南省水利廳水電局有關負責人說。
高質量的發展,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機制創新”主題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呼吁,持續鞏固小水電整改的成果,深化流域協同治理、科學治理、依法治理、集中治理等,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