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赤水河出省監測斷面優良率達100%

2025年07月06日07:4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貴陽7月6日電 (記者王秀芳)7月5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貴州的實踐”政黨圓桌對話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近十年來,貴州以“法治為基、科技為翼、協同為要”持續治理,赤水河出省監測斷面優良率達100%,赤水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64%。

作為長江上游唯一在干流沒有修建梯級電站的主要河流,赤水河治理成效直接關系長江經濟帶生態安全。然而回溯2008年,其上游貴州境內的生態基底尚顯脆弱:森林覆蓋率僅33.29%,墾殖率卻近40%,水土流失率高達57.19%。

為扭轉這一局面,貴州率先發力——2011年出台全國首部省級流域保護條例《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2021年,在全國人大指導下,雲、貴、川三省共同簽署了《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決定》並分別出台《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成為全國地方流域協同立法范例。

2023年,貴州頒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首創生產區域生態保護立法,對釀酒用水總量、廢水處理標准、智能監控等作出專項規定,為國家重點產業生態管控提供“貴州樣本”。

不僅如此,貴州還在赤水河流域建成“智慧環保”“智慧河長”“智慧漁政”等多個視頻監控系統和大數據平台,實現了對赤水河水上、岸上、空中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管全覆蓋。2023年對高清視頻監控系統進行改造升級,引進智能AI視頻監控系統,通過AI算法自動識別非法採砂、垂釣等行為。

“法治協同、制度創新、區域協同、科技賦能,赤水河流域的治理經驗還被推廣到貴州其他七大流域治理當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貴州省委黨校應急管理培訓部主任、教授劉濤看來,貴州經驗揭示了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需在法治框架、制度創新、區域協同、技術賦能等維度實現系統性突破。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