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綠色金融 潤澤綠水青山
——貴陽銀行做優服務助力地方綠色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貴陽銀行積極擁抱綠色發展浪潮,融入地方綠色經濟建設進程,持續推動金融業務與區域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
2024年,貴陽銀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標准、工作機制和產品體系,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成功發行3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綠色貸款余額達330.95億元,同比增長5.6%。通過“綠色+”服務模式以及子公司貴銀金融租賃的綠色生態戰略布局,貴陽銀行服務綠色經濟的質效和水平不斷提升。
金融力量助推傳統產業增“智”添“綠”
在貴陽市修文縣龍場街道龍桂村,貴陽礦能集團北部綠色建材有限公司北部(修文)新型建材產業園的採礦區與生產基地內,智能化開採設備有序運轉,全封閉環保生產線高效作業,一幅“綠色礦山”的現代化圖景正徐徐展開。作為當地建材行業的領軍企業,該公司以“集約化、規模化、綠色環保化”模式推動傳統砂石礦業轉型,成為修文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
“我們的項目所在地為原修文縣龍發砂石廠。起初,這裡僅有一條砂石生產線,且設備較為老舊,生產的砂石質量較差。加之是開放式生產場地,無除塵設備,破碎時,粉塵和噪聲問題較為突出。”
貴陽礦能集團北部綠色建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成果介紹,為推進砂石生產設備更新改造,推動貴陽市機制砂石產業高質量發展,擴展下游建材產業鏈,公司對原有生產設備進行拆除,建設生產300萬噸/年高品質砂石骨料破碎篩分生產線、100萬立方米/年低碳高性能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以及30萬噸/年生態干拌砂漿站及PC構件生產線,形成集砂石開採、加工、商品混凝土攪拌、干拌砂漿、預制構件等為一體的新型建材產業園。
然而,改擴建生產線工作點多面廣,因設備購置、技術研發和基地建設的巨額資金需求,導致企業經營現金流面臨壓力,項目融資成為亟待突破的瓶頸。貴陽銀行在了解到企業困境后,迅速啟動綠色信貸快速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派出專業服務團隊上門調研。2024年6月,經過精准評估與方案設計,貴陽銀行為貴陽礦能集團北部綠色建材有限公司發放1.5億元的貸款資金支持,為北部(修文)新型建材產業園項目建設注入了“金融活水”。
“截至目前,貴陽銀行累計貸款資金到位9839萬元,主要用於支付園區建設工程進度款、建設砂石骨料生產系統,購置商混干拌設備,以及支持電力改造工程等。”黃成果感慨道,“這筆資金是我們邁向綠色轉型的‘及時雨’。”
有了貴陽銀行的金融支持,園區智能化開採設備和環保設施得以順利落地,生產流程的綠色化改造按下“加速鍵”。“今年5月,我們的砂石骨料生產系統已安裝完畢,涵蓋了破碎、篩分、制砂、碎石、噴淋等一系列工序,一小時可生產1000噸砂石,所需人工從以前的10多人減至4人左右,且污染排放大幅減少,真正實現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黃成果介紹道。
修文縣鋁土礦儲量豐富,採礦歷史悠久。其開採在支撐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破壞地表、佔用耕地、水土流失以及產生廢渣污水、粉塵廢氣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我們堅定踐行‘邊開採、邊修復’的生態治理理念,結合植物生長特性,選擇耐寒、耐旱且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進行灌草木混種,使得昔日裸露的礦坑逐漸被層層綠意所覆蓋,生態環境實現了從‘止血’到‘造血’的質變飛躍。”黃成果說。
站在北部(修文)新型建材產業園所在的白雲岩礦山極目遠眺,機械轟鳴的採煤作業面,與周圍整齊成片的灌木叢同框出鏡,見証著這座礦山“開採—生產—修復”的綠色發展實踐。而在綠意懷抱中,貴陽礦能集團北部綠色建材有限公司正以綠色智造為筆,繪就一幅幅產業升級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畫卷,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可持續動能。“目前,園區的產能已經達到了60%。預計今年8月底,該項目就能實現滿產,可實現年產值約2.5億元,增加就業崗位80余個。”黃成果說。
支持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是金融機構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使命。貴陽銀行將繼續深耕綠色金融領域,聚焦綠色礦山、循環經濟等重點方向,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流程、降低融資成本,為更多生態友好型企業提供定制化支持,以金融力量繪就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的新畫卷。
金融創新賦能綠色低碳出行
6月23日中午,外賣騎手田磊眼看電動自行車電量不足,便來到“綠電雲岩”項目噴水池站點換電。他通過手機“掃碼、開櫃、取電、換電”,不到3分鐘即可完成能源補給,解決了充電困擾、裡程焦慮兩大難題。“以‘換’代‘充’節約時間,可以幫助我多跑幾單。”他笑道。
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使用頻率激增,電動車裡程焦慮、充電安全隱患等問題日漸凸顯,電動自行車換電業務逐步成為解決充電補電難題的有效方案。2024年,按照貴陽市雲岩區屬國有企業統一安排,貴陽雲岩超能充科技有限公司順勢成立,作為“綠電雲岩”電動自行車綠色充換電便民設備購置項目建設主體單位,計劃在全區建設424個充電站、24,000個充電端口。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雲岩區東新路、新印1950、甜蜜小鎮等6個點建成投用,並由外賣騎手圈延伸至周邊眾多老舊小區,不僅從源頭上解決了小區充電雜亂的問題,更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回溯“綠電雲岩”項目開工建設的關鍵時期,貴陽銀行慧眼識“精”,通過對貴陽雲岩超能充科技有限公司的營銷走訪,充分了解項目的運營模式、技術優勢、換電生態以及行業影響,同時,結合國家對安全治理方面不斷出台的相關政策,認為該公司著眼於新興業務板塊,能夠輻射電動自行車換電、智能化運營設備等科技產業,而“綠電雲岩”又是貴州省第一例國有企業參與投資建設的電動自行車充換電項目,能夠切實規范雲岩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行為,減少因私拉電線、在樓道等危險區域充電而引發的火災事故,保障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該公司還可利用國有企業的資源優勢,加大在充電技術研發、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充電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推動制定相關行業標准,促進充電設施的兼容性、互聯互通性。”貴陽銀行營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貴陽雲岩超能充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有企業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堅持讓利於民、還利於民,在公共區域、老舊小區等地方提供必要的充電設施,通過合理布局和建設充電設施,也能夠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補充,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功能及品質,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
一個項目,一舉多得。2024年11月,貴陽銀行為該公司貸款授信額度42,400萬元,貸款資金用於支付“綠電雲岩”電動自行車綠色充換電便民設備購置項目相關費用。目前,貴陽銀行已投放貸款20,300萬元。
而今,“綠電雲岩”項目除了提供充電和換電服務外,還融入了多項便民設施。在“綠電雲岩”項目噴水池站點,配備了移動充電寶、自助咖啡機、打印機等設備,真正實現了“一站式”便捷服務。在充換電服務收費方面,價格相比市場價格降低了20%至30%左右,讓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實惠。
值得一提的是,“綠電雲岩”項目在保障充電安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各充電站內均設有攝像頭、煙霧報警器及自動泡沫滅火器等裝置,確保充電過程的安全無憂。運維人員也可通過軟件運營及客戶端實現遠程監控、遠程斷電、煙感報警等智能化管理,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能迅速處置,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心的充換電環境。
“在項目前期謀劃階段,貴陽銀行在項目方案優化、現金收益測算等方面,均為企業提供了專業化的金融服務。”貴陽雲岩超能充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超介紹,該項目還存在點位多、分布廣,工程用料無法統一和明確等特點,“鑒於這些情況,貴陽銀行總行設立了專門的授信方案協調機制,通過該機制的高效運行,以及總分支聯動協作,制定符合項目的融資模式,極大推動了項目審批效率,貸款資金從報審到落地僅用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作為貴陽銀行第一筆落地的‘綠電貸’業務,‘綠電雲岩’項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也為其他類似項目進行融資提供了參考依據,希望該項目能有效帶動電動車及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更加彰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意義。”貴陽銀行營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積極探索關於綠色金融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強化與地方政府共建共推綠色項目,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以專業化和精准化的服務支持地方綠色經濟發展,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綠色動能”。
金融杠杆撬動循環經濟發展
紙張是有限資源,而廢紙回收能夠有助於降低資源開採的消耗,並減緩資源短缺的緊迫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貴州三壹再生資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以廢紙回收及銷售為主營業務。
作為安順市政府招商引資重點企業,該公司在廢品回收過程中採用“互聯網+社區回收小屋+以車代庫”的全新回收新模式,對城市中現有回收站、打包站進行資源整合及統一改造,將業務鏈條延伸至垃圾源頭,實現了一體化廢紙回收利用。
“隨著公司發展穩步擴張,流動資金周轉也存在較大壓力。”該公司負責人張海忠表示,貴陽銀行走訪了解后,結合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融資需求,快速收集相關數據資料,壓縮貸款審批時間,為企業量身定制綠色金融授信方案,高效發放了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有效滿足企業經營周轉資金需要,為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這樣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的貸款在貴陽銀行還有很多。近年來,貴陽銀行積極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斷加大對資源再利用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信貸供給、服務供給和產品供給,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洒落遵義市綏陽縣風華鎮時,一輛載滿廚余垃圾的回收車便駛入了綏陽中地油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熟練地將回收車開至卸料倉,隨著垃圾的卸入,全封閉自動化處理系統便開始運作。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流程,垃圾被高效地分離成油、水、渣等組成部分。而這些組成部分,再經過公司獨創的“生物轉化3L”處理工藝,最終被轉化成飼料、燃料和肥料等高價值產品。
“每噸廚余垃圾經過初次轉化后,便能創造約700元的經濟價值,而下游企業的進一步開發還將釋放出更多價值潛力。”在綏陽中地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平看來,廚余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規范處置后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維護了食品安全,也是推進“雙碳”工作的有效渠道,“而流動資金的周轉,就像一道無形的屏障,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巨大壓力。”
貴陽銀行綏陽支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了解到該公司對廚余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的資金需求,為企業授信了一筆500萬元內的綠色金融貸款。“正是有了這筆資金,讓公司平穩渡過難關,也讓研發順利‘開花結果’。目前,綏陽縣廚余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已為全縣200余家產廢單位提供了及時高效的收運和處置服務,為綏陽創建宜居環境貢獻了積極力量。”陳慶平說。
鉛酸蓄電池是電動自行車最常用的電池類型之一。若隨意丟棄,裡面的鉛、鎘等重金屬會通過日晒雨淋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位於黔東南州台江縣的貴州麒臻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廢物高效綠色處理及綜合回收再利用的企業,著力把一塊塊廢舊電池拆分為鉛膏、鉛柵、塑料三部分,變成生產鉛蓄電池的原料,實現“一廢變三寶”——
鉛膏將成為制作新鉛蓄電池的核心原料,鉛柵將用於制造新電池的板柵或連接件,塑料將用於生產新電池外殼。
然而,和大多數科創型企業在創業之初遇到的難題一樣,該企業缺乏流動資金。而科創型企業多是重技術、輕資產,很少有閑置廠房或其他固定資產可以用作銀行流動資金貸款產品的抵押或擔保。
企業一籌莫展之時,貴陽銀行台江支行主動上門走訪、實地考察,了解項目籌備建設情況和信貸融資需求,持續加強銀政企三方聯動,做到了行動響應快、服務質量好、流程審批快,高效實現3000萬元的貸款投放,有效解決該企業融資問題,讓更多廢舊蓄電池實現了“綠色重生”。
一招金融棋活,滿盤綠色生輝。貴陽銀行在綠色發展之路上不斷探索前行,不僅在綠色建材、清潔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等多個重點領域項目中積極投入,而且持續深化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建設,將綠色金融服務同企業長遠健康發展深度融合,一系列創新業務不斷涌現,為綠色金融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資金支持和解決方案。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在接續奮斗新的征程上,貴陽銀行將繼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履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守地方銀行服務地方、回饋社會的初心和使命,以綠色能源低碳發展為關鍵抓手,持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扎實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為貴州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楊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