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從習水仙人掌生態產業實踐看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地區如何增綠又增收

黃小桃
2025年07月05日09:0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除刺、清洗、切段、打汁、調味……炎炎夏日,一杯杯綠色清爽、清香四溢的仙人掌果飲接連送到游客手中,其獨特口感讓人直呼“過癮”!

“沒想到仙人掌還能榨成果汁,喝起來這麼解膩!”游客歐菊點贊力薦,“平時出門聚會,來上一杯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鮮的仙人掌果汁。稅會靜攝

新鮮的仙人掌果汁。稅會靜攝

這款果飲,是“百年德耀”研發的第六款夏日飲品。作為貴州省習水縣的本土品牌,門店還根據四季變化推出仙人掌花茶、仙人掌紅茶、仙人掌養生茶等30余種系列單品。

“光是仙人掌果汁單店,每天接待的顧客就有400人左右,仙人掌日銷售量能達500斤。”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曾經無人問津的荒地“刺頭”,何以成為消費者的“掌”上熱飲?

走進習水縣隆興鎮濱江村仙人掌種植基地,枝干粗碩、肉葉飽滿的仙人掌沿著山頭連片鋪展。農戶穿梭其間,手起刀落,將仙人掌麻利地採入簍中。

村民在基地採收仙人掌。稅會靜 攝

村民在基地採收仙人掌。稅會靜攝

濱江村地處赤水河邊,氣候干旱、常年高溫少雨,境內多為撂荒石灘,產業發展長期受限。

為此,濱江村曾多次派村干部和種植大戶外出考察,最終把目光鎖定在更耐旱耐熱的仙人掌上。“肉葉可儲存水分,降低地表蒸騰﹔死亡后又分解成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一舉兩得。”

這一干,就是14年!如今,濱江村仙人掌種植面積從原來的300畝拓展到1200余畝,被當地人稱為“綠色黃金”。

濱江村連片種植的仙人掌。稅會靜 攝

濱江村連片種植的仙人掌。稅會靜攝

“仙人掌是‘懶人庄稼’,栽下就能活,渾身也都是寶——嫩片的可以做菜、一年的可以榨汁、兩三年的可以做成榨菜和面條……”隆興鎮濱江村仙人掌基地負責人楊陶江如數家珍。

據了解,濱江村通過“合作社+公司+農戶”運營模式,形成從種植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帶動當地100余戶農戶實現增收。

習水紅四渡仙人掌產業有限公司就是該運營模式下的企業代表之一。

作為一家從事仙人掌種植、研發、深加工及銷售於一體的公司,“習水紅四渡”現已建成仙人掌種植示范基地450畝,烘房200平方米,面條加工坊100平方米。

自2017年成立以來,公司便與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研發出以仙人掌面條、仙人掌餅干、仙人掌化妝品為代表的數十種暢銷產品,帶動近70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累計分紅超40萬元。

枝干粗壯、葉片飽滿的仙人掌。稅會靜 攝

枝干粗壯、葉片飽滿的仙人掌。稅會靜攝

“撂荒地復墾了,村民腰包也鼓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隆興鎮下派黨建指導員宋友行說。

習水縣濱江村的仙人掌生態產業實踐,是貴州石漠化治理與撂荒地整治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22年,貴州石漠化面積從3.76萬平方公裡銳減至1.5萬平方公裡,減幅達60%以上﹔

其中,重度和極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積減幅超60%,成為全國岩溶地區石漠化面積減少數量最多、幅度最大的省份。

2023年,貴州實現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744平方公裡,年度治理面積位居全國第一﹔

2024年,貴州石漠化治理面積達887.83平方公裡,持續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截至2025年5月底,貴州已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約3967.1平方公裡。

當前,貴州正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林藥、特色畜牧業等12大特色產業,強化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業等產業發展,為全國石漠化地區提供生態增綠、產業增值、農民增收的“貴州樣本”。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