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在貴陽舉辦

2025年07月04日19:1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貴陽7月4日電 (高華、陽茜)7月4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分論壇——“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

論壇現場。人民網 陽茜攝

論壇現場。人民網 陽茜攝

據悉,“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由保護國際基金會主辦,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承辦,中國海洋保護智庫聯盟、廈門大學共同協辦。論壇邀請了多名國際嘉賓及行業領域權威嘉賓進行主旨演講及討論,共同為全球海洋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昆蒙框架”全稱為“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是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達成的歷史性協議,為全球到2050年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設定了明確路徑,核心目標在於遏制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在此背景下,此次論壇的主辦方認為有必要開展公海保護區體系及對南極等公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討,提出國家管轄范圍外實現“3030目標”(即到2030年保護至少30%的全球陸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標)的中國倡議、方案和行動。

“貴州雖地處內陸,但我們深刻認識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全球性的課題。”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孫誠誼在論壇致辭時表示,近年來,貴州積極統籌實施烏蒙山區、武陵山區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以及赤水河流域、烏江流域、苗嶺山脈和南北盤江流域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長江和珠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越筑越牢。同時,貴州積極關注海洋生態保護,通過加強與沿海地區和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貴州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蘇紀蘭十分肯定此次論壇的舉辦意義,他表示:“一個健康的海洋系統是當今全球治理的核心議題之一,我們邀請眾多專家學者共聚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目的是為海洋保護區建設和公海生態保護提供新的智慧。”

主旨發言環節,發言嘉賓就“南大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空缺”“公海保護區方案研究”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南強特聘教授曹玲介紹了南大洋的生態重要性,目前,南大洋已知海洋生物超過17,000種,其海域面積約佔全球海洋總面積的10%。“在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雙重壓力下,未來亟須通過優化現有保護區布局、擴大保護范圍,強化區域生態監測,並基於生態廊道建設提升生態連通性,最終構建起覆蓋全域、動態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體系。”

保護國際基金會(CI)藍色自然聯盟共同主席Laure Sierra Katz通過視頻形式表達了自己關於海洋保護的觀點。他表示:“想要維持一個具有韌性、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海洋環境,就至少需要對全球30%的海洋實施有效保護,由此可見,‘3030’目標十分重要。目前,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要及時劃分海洋的關鍵保護區,以此減少或消除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讓自然得以恢復。”

現場,野生救援中國首席代表余沖就“提升公眾認知助力海洋治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余沖表示:“多年來,我們團隊一直致力於提升公眾對於海洋保護地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拍攝紀錄片、辦展覽等形式,科普海洋物種保護、海洋保護地建設知識,持續講好海洋故事,助推海洋生態保護工作向大眾化發展。”

論壇上舉行了圓桌會議。人民網 陽茜攝

論壇上舉行了圓桌會議。人民網 陽茜攝

在圓桌討論環節,11位嘉賓分別以“公海保護區建設的創新實踐和政策展望”和“公海及南極海洋生態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宣傳”為主題,從氣候變化、物種多樣性等方面,闡述了自己對於公海保護區建設的建議。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