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到貴州 看山看水看生態

陳潔泉
2025年07月04日19: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最近,坐落在梵淨山腳下的雲舍村,游人絡繹不絕。

龍潭河水清可見底,映著藍天和村裡的老房子。游客們有的在河邊拍照,有的坐在茶館喝茶,孩子們光著腳丫在淺水處玩得不亦樂乎。

“雲溪裡”民宿內,店員正忙著接受訂單、張羅客人。說起今年“五一”、端午假期旅游接待的繁忙景象,大家都說:“好山好水好風光,自然會吸引大家來貴州旅游!”

航拍貴州梵淨山。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航拍貴州梵淨山。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來貴州,游什麼?

“看山看水看生態”,已是不少游客選擇貴州的理由。

黃果樹瀑布雄渾壯美,銅仁梵淨山奇峻壯闊,荔波喀斯特蔥郁靈秀……燦爛盛夏,貴州憑借絕佳生態環境、多彩地域文化,吸引游客紛至沓來,“黃小西吃晚飯”等生態文旅景區人氣爆棚。

以生態筑基護山水靜謐,用產業煥新釋山水動能。2024年,貴州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花費、接待入境過夜游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4%、13.3%、81.8%。在其中,生態旅游是當之無愧的強引擎。

享有“山地公園省”美譽的貴州,歷來是四海游客的“詩和遠方”。

當生態旅游成為文旅資源可持續利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路徑,怎樣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新的考題迎面而來。

近年來,貴州不斷加強對全省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挖掘、開發,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和水利風景區等保護地為載體的多類型的生態旅游體系。

飛跨峽谷雄奇壯美。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飛跨峽谷雄奇壯美。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家底”一盤,深耕生態旅游的信心更足了。在世界目前已開發的15種主要自然旅游資源中,貴州就擁有10種,這裡集中了除冰川喀斯特外幾乎所有的喀斯特地貌類型,是我國最大的喀斯特分布區。

“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全國第一,10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梵淨山、荔波喀斯特等世界級生態名片閃耀全球……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與一個個閃亮標簽相輝映,成為貴州生態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綠色”與旅游碰撞,既要摸清生態資源心中有數,更要守護滿目青綠拓展發展空間。

強力修復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野生動物棲息地遭受干擾等生態環境問題﹔推動銅仁萬山汞礦遺址實現由“賣資源”向“賣風景”的轉變……近年來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為“貴州綠”寫就新的注腳。

今天,63.3%的森林覆蓋率﹔9個中心城市、88個縣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99.1%﹔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23個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一個個充滿綠意的數字,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走進貴州,從烏蒙深處到赤水河畔,從梵淨山麓到烏江兩岸,各地都有自己發展生態旅游的“獨門絕招”,匯聚成貴州發展生態旅游的嶄新圖景。

在“中華第一瀑”黃果樹景區,水幕飛瀉而下,水花四濺,遠遠就能聽到嘩嘩的水聲。觀景台上,游客們舉著手機拍照,臉上寫滿驚喜。

黃果樹瀑布。人民網 陽茜攝

黃果樹瀑布。人民網 陽茜攝

來自廣東的游客陳婷感慨:“這裡的空氣都是甜的,讓人特別放鬆。”

舞陽河畔,黔東南州施秉縣甘溪鄉“賞花經濟”也小有名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開發休閑垂釣、婚紗攝影、野炊露營等10余項鄉村特色消費項目,推出車賞、步游、騎行、游湖、觀園等5條賞花線路,包裝荷花、桃花、李子花、油菜花等“賞花品牌”,以農家樂、民宿等旅游業態為延伸。2024年以來,甘溪鄉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1000萬元。

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實踐愈發生動。把“綠色+”融入文旅各個方面,貴州各地都形成了鮮明的生態旅游產品體系——

貴陽市形成了主打都市風情、避暑養生、休閑度假的旅游產品體系﹔

安順市形成了以黃果樹大瀑布、天龍屯堡為代表的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旅游產品體系﹔

遵義市形成了以遵義會議會址、赤水世界自然遺產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自然遺產旅游產品體系﹔

……

人不負青山,青山亦不負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黔山貴水間,惠民富民的“幸福不動產”正煥發蓬勃生機。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