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場宣講會在安順職院舉行

6月27日,安順市民宗委主辦,安順職院承辦的安順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場宣講活動在安順職院拉開帷幕。邀請了中共安順市委黨校副教授、安順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團成員王東蘭副教授主講。
宣講會現場。
宣講會上,王東蘭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的實例,詳實的數據,深入淺出地從准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淵源、准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重點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任務等三個方面給在座師生作了深度解讀。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本場宣講政治站位高,主題鮮明,內容詳實,講解透徹,實踐路徑明,對幫助師生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五個認同”,增強“四個意識”、強化“四個與共”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宣講結束后,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將立足自身工作和學習實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王東蘭副教授作宣講。
近年來,安順職院黨委高度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堅持以“融”為導向,夯實“同”的基礎,創新形式,豐富載體,突出職教特色,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條主線錨定民創方向構建師生凝心聚力‘共同體’,三個堅持強化政治引領構筑民族共同體思想‘穩定器’,四項舉措共建精神家園找准民族共同體工作‘著力點’,五條途徑突出職教特色培育鍛造民族工匠‘千裡馬’”的“1345”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模式,在共建各族師生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增強各族師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強化各族師生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上取得突出成績。學院教師理論文章榮獲中央統戰部“全國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三等獎”,連續兩年在全省教育系統統一戰線“同心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五個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中榮獲統戰工作案例一等獎和三等獎、調研建言資政兩個三等獎,在貴州省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活動中獲大學生征文比賽一等獎(排名第一)、演講比賽二等獎、知識競答二等獎、“紅石榴籽”民族團結宣講隊優秀獎等。
安順職院師生認真聽講。
下一步,安順職院將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充分發揮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貴州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著力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實踐研究。依托各級各類基地、工坊、館園、中心等平台,激發馬克思主義教學部思政課教師以及輔導員(班主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組建跨學科跨部門的研究團隊,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特色課程資源、民族團結培訓教材,進一步夯實各族師生思想根基。二是創新教育形式,打造“第二課堂”品牌。以傳統節慶、民族文化活動為抓手,通過沉浸式體驗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拓寬非遺傳統技藝等特色課程,推動各民族文化互學互助、互鑒互賞。三是建立完善校政、校地、校校、校企的合作機制,形成“高校引領、多方聯動、輻射全域”的示范引領格局,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校園內外、社會生活各領域各方面。(文/龔文瑤、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