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鬆桃:培育時代新農人 領跑鄉村振興致富路

2025年06月27日09:5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鬆桃苗族自治縣田間地頭,活躍著一批新農人,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下面,請與筆者一起走進普覺鎮新農人的世界,聆聽在泥土裡成長的奮斗故事,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溫暖與力量,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去,楊萍已穿梭在1800畝翠綠茶園間,指尖拂過沾露的茶芽。這位扎根鬆桃普覺鎮的致富領頭羊,用十年光陰將“綠葉子”變成“金葉子”——她的茶企年收入超400萬元,帶動務工2.5萬人次,每年發放勞務費200萬元,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一面紅旗。

晨曦微露,甘佃村的田野上,一片70畝的韭菜地綠意盎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已開始忙碌-一俯身查看墒情,與勞作的鄉親親切交談。她,就是1984年出生的村副主任梁華芬。這片蔥翠,不僅承載著她的創業夢想,更是甘佃村產業振興、鄉親共富的希望綠洲。

在普覺鎮普覺社區的葡萄大棚裡,一串串晶瑩剔透的陽光玫瑰葡萄挂滿枝頭。這片佔地50余畝的現代化葡萄種植基地,不僅是新型職業農民高海俊的“致富園”,更是普覺鎮探索“黨建引領+新型職業農民+群眾”模式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在該鎮黨委、政府的培育支持下,高海俊從普通農民成長為產業帶頭人,帶動周邊1300余人次就業,譜寫了一曲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普覺鎮大元村羅啟江,從外出打工到返鄉創業,從單打獨斗到帶領鄉親共同致富,他用八年時間,將林下養殖做成紅火產業,養殖規模從幾百隻擴大到幾千隻,再到如今每年賣出30萬余隻,讓生態雞鴨“飛”出大山,帶動村民增收,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領頭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新農人的責任與擔當。

在普覺鎮壩區的田間地頭,村民劉少軍正忙著指揮工人進行辣椒、西瓜160余畝套種。烈日下,他皮膚黝黑,卻干勁十足,這位如今被鄉親們稱為“田秀才”的種植能手,2024年就帶動百余戶村民就近務工,發放勞務工資6萬余元,把昔日的荒山坡真正變成了“聚寶盆”。

在普覺鎮岑塘村的阡陌間,總能看到一個風塵仆仆的身影,晨曦中調試無人機的專注,烈日下指導農機作業的干練,暮色裡與村民核算訂單的細致。他是黃文華,一名退役軍人、共產黨員,更是一位用十二年光陰將“共富種子”播撒鄉野的新農人,他領辦的合作社累計幫助48戶家庭改善生活條件,創造穩定就業崗位26個。

……

這只是普覺鎮新農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鬆桃苗族自治縣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不斷引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助農惠農企業,為其提供施展技能的空間,使這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用知識和技能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賦能鄉村振興。(梁玉菊、李志遠、王永波、莫小倩 )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