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魅力引客來 六月六,布依蠟染坊成旅游熱門打卡地

日前,位於黃果樹旅游區的六月六布依蠟染坊人氣爆棚,迎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來體驗非遺蠟染制作的獨特魅力。其中,一群來自廣東的游客以同學聚會的形式來到此地,沉浸式感受了傳統非遺的深厚底蘊,通過親手制作蠟染作品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為同學聚會增添了一份獨特的人文記憶。
圖為非遺蠟染制作體驗。
在蠟染坊內,游客們手持銅刀,小心翼翼地蘸取溫熱的蠟液,在素色棉布上勾勒著心中的圖案。有的游客專注地描繪著花鳥紋樣,銅刀劃過布料時發出細微的“沙沙”聲﹔有的游客則嘗試著點蠟技法,一顆顆圓潤的蠟點在布面上逐漸組成別致的幾何圖形。當完成蠟繪后,他們將畫布放入以板藍根為染料的染缸中浸染,隨著布料一次次被提起、氧化,深藍色的底色慢慢顯現。待浸染完成,放入沸水脫蠟的瞬間,蠟質溶化浮於水面,先前繪制的白色花紋如出水芙蓉般清晰呈現,游客們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蠟染作品,臉上洋溢著驚喜與成就感。
圖為游客體驗非遺蠟染制作過程。
“這個是我們的成品!”廣州游客王女士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她介紹,一行人來到安順黃果樹同學聚會,機緣巧合下走進了蠟染體驗館。“一直知道蠟染和扎染都是傳統的非遺手工文化,這次有機會體驗,感覺特別棒。旅行除了看風景,體驗當地的人文文化也很重要,同學聚會加上文化體驗,讓這次旅程更加豐滿、全方位。” 王女士還提到,6月14日是全國非遺日,能在貴州體驗非遺技藝,更是意義非凡。
圖為游客們親手制作的蠟染作品。
六月六布依蠟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伍德華介紹,隨著游客數量不斷增加,蠟染坊在旅游接待、非遺體驗、產品銷售和展示等方面做足了准備。目前,蠟染制作環節有十多人參與生產,非遺體驗館配備五六名研學老師進行現場指導。為豐富黃果樹的業態,蠟染坊晚上還會舉辦音樂現場會,邀請樂隊駐唱。據統計,從今年3月份至今,蠟染坊已接待體驗研學游客達4000多人次。
圖為布依蠟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伍德華作介紹。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布依族蠟染以靛藍為底、蜂蠟為筆,在棉布上勾勒出花鳥魚虫等自然紋樣,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此次廣東游客的文化之旅,正是黃果樹旅游區推動“非遺+旅游”深度融合的縮影。隨著暑期臨近,六月六布依蠟染坊正計劃增開傳統紋樣繪制課程,並聯合周邊民宿推出“非遺主題住宿套餐”,讓更多游客在山水之間觸摸千年技藝的溫度。(文/圖 席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