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西秀:擦亮屯堡烤小腸名片 助力產業升級

近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正式成立“安順市西秀區烤小腸產業協會”,標志著這一傳承數百年的屯堡美食邁入規范化、品牌化發展新階段。
走進貴州九稻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筆者眼帘。40余名工人熟練地進行著清洗、加工、包裝等工作,有條不紊。就算在銷售淡季,這裡每天也能產出5噸烤小腸,月產量高達150噸。
安順九溪烤小腸。
2024年,九稻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產烤小腸1800噸,銷售額4000萬元,今年產值預計6000萬元。隨著產業的迅速擴張,市場的混亂和品牌的不統一,導致行業內卷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省外生產加工點的低價競爭,給烤小腸產業發展帶來危機,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今年三月,大西橋鎮黨委、政府敏銳地察覺到產業發展的困境,主動牽頭,整合鎮內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協商成立“九溪烤小腸協會”。經過不懈努力,5月6日,安順市西秀區烤小腸產業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屯堡烤小腸產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工人正在腌制小腸。
安順市西秀區烤小腸產業協會會長、貴州九稻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躍:“我們的優勢也就在我們的工藝上面,它雖然有外省的沖擊力,但它口感上或者你在市場上買到的、吃到的,可能都沒有我們口感這麼好、這麼入味。”
該協會的成立,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協會充分發揮在政策咨詢、資源整合、技術培訓等方面的作用,積極推動產業規范化、標准化發展。同時,協會還謀劃建設屯堡特色食品產業園,延伸產業鏈至倉儲物流等領域,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助力“小作坊”向“大集群”轉型。目前,協會已有51名會員,全市18家生產廠家加入。
安順市西秀區烤小腸產業協會會長、貴州九稻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躍:“工藝上還是用我們當地的傳統的工藝,它叫5、3、2,5就是5次以上的清洗、3次的腌制、2次的烤制。5次清洗也就是除腥,然后3次腌制,第一次也就是除苦、除腥,第二次就是秘制,增加它的Q彈性,第三次才是入味。”
工人正在清洗小腸。
“抱團發展”是該協會的核心目標。協會將派出技術人員,對成員單位的生產標准進行指導,統一口味,降低產品存儲成本,實現統一銷售。同時,構建“協會主導、企業主責、部門聯動”治理格局,建立“源頭可溯 風險預警”機制,動態監測、定期抽檢,以硬核管控護航品牌信譽。同時,安順市溪橋城鄉發展有限公司正全力推動“九溪烤小腸”地理標志認証。
安順市溪橋城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忠照:“我們現在在著手申辦地理性標識,然后九溪烤小腸的地理商標我們已經在申請,九溪烤小腸商標每次出去的產品都會打上我們的地標和我們的定位。”
在市場拓展方面,屯堡烤小腸以貴州市場為主要銷售地,同時積極向四川、西安等其他省份拓展,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調整口味,滿足各地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目前,該協會已與山東等大型屠宰場建立合作,18家會員單位提供了近600個工作崗位。2024年,安順市烤小腸年銷售額近4億元,協會成立后,訂單持續增長,今年產值預計可達6億元,發展勢頭強勁。
工廠內一派忙碌景象。
下一步,西秀區將實施品牌提升行動,統一“九溪烤小腸”標識與門店形象,推動企業完成資質認証,並借助電商平台與直播帶貨拓寬銷售渠道,讓“安順味道”飄香全國。
安順市溪橋城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忠照:“下一步工作中,第一就是統一原材料採購,質量這一塊我們統一把關,保証出去的產品,質量達到一致。第二,我們要在我們這個轄區裡組建大的商貿公司,商貿公司把所有的我們的產品包括辣椒面,包括小腸之類的一系列的商貿產品全部集中歸納到一個地方統一銷售,然后帶動大家一起做這個產業。”(圖/文 江亞鬆、楊若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