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稅務:春風化雨破堅冰 法理相融潤企心
2025年06月04日15:41 |

一張本該順利獲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卻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黔東南某分公司碰了壁。面對消費者依法索票的正當要求,加油站工作人員以“系統出現故障”為由推諉拒開。這一看似平常的摩擦,迅速觸動了消費者維權的神經,投訴直達國家稅務總局黎平縣稅務局。
工作人員向納稅人宣傳輔導涉稅政策。
近日,黎平縣稅務局接到消費者投訴電話,該局未簡單以罰代管,而是迅速組建專項小組直赴企業,選擇以心換信、以理服人。“您看,顧客拿不到這張發票,回去就無法順利報賬,企業也面臨未按規定開具發票的法律風險,更可能讓消費者質疑企業誠信度……”
隨后,稅務干部緊扣《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結合某企業因拒開發票被處罰且納稅信用等級受到降級的真實案例,將法律條文轉化為企業切身可感的利害關系,清晰指出拒開發票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還是對企業信譽、稅法遵從度的雙重傷害。每張發票不僅是稅收法治的載體,更是企業誠信的名片。
面對稅務干部深入淺出地剖析和設身處地地溝通,加油站負責人的態度逐漸有所轉變。稅務干部趁熱打鐵,不僅協助企業當場為消費者補開了發票,還針對其發票開具流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了貼心的輔導,確保企業后期開票順暢無阻。加油站負責人由衷感慨:“稅務同志把法理、事理、情理都講得這麼透徹,輔導又這麼到位,讓我們心服口服。合規經營、依法開票,這不僅是本分,更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
一張小小發票,承載著稅收法治的重量,維護稅法尊嚴,情系民生冷暖。黎平縣稅務局在此事件中變“剛性執法”為“柔性說理”,變“事后追責”為“事前引導”,以“春風話語”代替“冷硬罰單”,在執法中傳遞法治溫度,這不僅是對投訴的圓滿解決,更是對新時代稅收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文/圖 楊勝奎)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