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奮楫爭先!貴州金元鴨溪電廠精益運行管理出實效

2025年05月22日11:3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陽光明媚催奮進,電力保供正當時。截至5月21日,鴨溪電廠累計完成發電量24.979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46億千瓦時,為2007年以來最高﹔機組生產指標持續向好,單機負荷率最高達91%,廠用電率較上一年同期降低0.14%,安全生產穩定可控……

春節剛過,該廠分管運行的副總經理甘怒濤便緊鑼密鼓地傳達貴州金元火電工作會精神,面對煤電和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張、電力現貨市場即將於二季度運行、外送電價倒挂以及老火電生存壓力日益增大等嚴峻挑戰,需以運行精細化管理為突破口,全力推進優化調度搶電量、精准配煤降成本、動態申報爭電價、精細調整控費用、指標攻堅降電耗等五大重點任務。

在發電部會議室內,管理團隊正熱火朝天地復盤上一周工作,既總結收獲,也深刻查找不足,精心謀劃下一周工作。副總師兼發電部主任張超強調:生產指標的提升是一個不斷突破、持續優化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反復打磨。任何工作都要牢牢抓住過程管理這個關鍵。

基於此,鴨溪電廠運行管理團隊充分發揮企業特有的“管理看板清單”管理創新成果優勢,深度融合PDCA循環管理法,讓精益管理在企業落地生根,迸發出強大活力。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運行工作總結會。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運行工作總結會。

錨定目標 科學謀劃

年初,當經營目標任務下達時,張超深感責任重大,“要完成全年發電量和材料費用奮斗目標,難度不小,但再難也要迎難而上,堅決完成。”為此,他迅速行動,組織各專業骨干人員深入研討,精准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與難點問題,並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

針對4台機組大方式運行帶來的挑戰,對脫硝系統長周期安全運行、鍋爐除焦劑添加、制漿系統運行調整以及2號機組超長周期運行等重點環節,提前制定詳細的預控措施﹔在安全生產方面,擬定防控零微傷50條、停機必查必清清單、輸煤系統篩煤機清理監護措施、重要設備包保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通過前置風險清單,提前識別和化解潛在風險,為安全生產筑牢防線。

發電量是火電廠生存發展的命脈。為確保完成生產經營指標,該廠在2025年初推出全新的小指標競賽方案,大幅提高電量指標在考核中的佔比,強化全員“度電必爭”的意識。針對最新的環保排放績效控制線,及時優化調整策略,對1、2號機組脫硝排放口濃度進行精准管控,提前預留充足的排放空間,為后續搶發電量創造有利條件。

運行物資消耗是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該廠制定專項控制方案,將指標細化分解到各專業,定期開展盤點工作,嚴格落實獎懲機制﹔同時,加強對大宗物資化學藥品的儲存管理,科學控制庫存與消耗之間的平衡關系,有效避免物資過期、潮濕、失效、變質等造成的浪費。

設備健康狀況直接影響生產安全與效率,該廠通過重要設備包保管理等措施,實現設備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既縮短檢修工期,又降低備品備件和人工成本消耗﹔同時,根據負荷曲線變化趨勢,及時停運有問題的輔機設備進行消缺,確保設備可靠性,牢牢把握安全生產主動權。嚴格執行檢修三級驗收制度,確保設備修必修好。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運行崗位技能比武.jpg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運行崗位技能比武。

過程管控 確保落實

重任在肩,唯有實干。分管燃除脫的副主任喻兵深知輔助崗位管理的復雜性。“輔助崗位承包商人員眾多,且因人員到齡更替,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必須提前制定詳細、規范的執行標准和操作規范,才能確保操作的有效性、連貫性和安全性。”剛組織完輸煤系統安全專題培訓的他,又馬不停蹄地前往脫水樓檢查指導工作。

作為運行管理的一頭一尾,輸煤和脫硫除灰承受的壓力也是巨大的,負荷曲線下來的那一刻,輸煤系統需迅速聯動,綜合考慮運行方式、設備備用狀況和煤層可取用情況,不僅要精准配煤控制成本,還要確保入爐煤熱值滿足機組帶負荷需求,這對調度和協調工作提出了極高要求。

而脫硫除灰系統則直接決定機組帶負荷上限,環保參數必須嚴格控制在標准范圍內,電除塵電壓參數、脫硫塔pH值、密度以及石灰石漿液細度等關鍵指標,都需要進行在線實時監視和現場實測比對,確保系統穩定運行。每一個操作環節和執行情況都要有完整、清晰的跟蹤記錄,加強全過程管控,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追溯分析,確保各項工作執行到位,不打折扣。

化運班和化驗班同樣肩負重任,承擔著全廠各項物料指標的化驗、在線監控和定期檢驗工作,為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重要保障。去年剛入職的謝遠雯,如今已能獨當一面。“匯報值長,2號機氫氣純度96.2%,濕度-10.8%,需進行換氫。”她認真細致地對各項參數進行人工化驗,並與在線監測數據反復比對,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化運班和化驗班以女員工為主,她們憑借女性特有的細心和嚴謹,在崗位上默默堅守,為機組安全運行撐起“半邊天”。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冷卻塔清淤工作.jpg

鴨溪電廠組織開展冷卻塔清淤工作。

及時反饋 優化調整

有著二十多年鍋爐工作經驗的副主任黃志林感慨道:“鍋爐專業看似粗獷,但想要干好絕非易事。很多時候,參數調整和控制需要膽大心細,但必須嚴守安全底線,保障鍋爐安全、長周期、高負荷穩定運行是我們的核心任務。”

由於設計原因,鴨溪電廠3、4號鍋爐爐溫較高,同等煤質下比1、2號爐更容易結大焦,每天都需定期添加除焦劑。起初,採用人工手動倒入爐膛看火孔的方式,不僅風險高,而且效率低。鍋爐團隊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究、反復試驗,最終成功研制出專用添加工具,實現了除焦劑添加工作的安全、高效和人性化。

鍋爐的燃燒穩定是進行一切后續工作的基礎。針對不同煤質和負荷工況,鍋爐專業團隊靈活調整煤燃燒器內外二次風以及套筒風,確保爐膛火焰穩定、燃燒充分。由老中青骨干組成的燃燒調整小組,根據爐膛溫度、管壁溫度等反饋數據,精准調整運行參數,在保障機組安全運行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運行經濟性。

汽輪機作為全廠核心設備,其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汽機專業的所有工作都圍繞保障汽輪機正常運轉展開,機組真空、端差、給水溫度、熱耗率等都是關鍵控制指標。在很多人眼中,汽機運行工作相對輕鬆,但實際上,“穩定”才是汽機運行的核心。

正如張超所說:“沒有不安全事件發生就是最大的安全。我們追求的是穩定可控,對於運行人員來說,搶險搶修並不能完全體現能力,做好基礎管理工作,通過調整運行方式提前預防和處理問題,才是關鍵。”

汽機運行的很多操作調整雖然在經濟指標和初參數上不會立即顯現效果,但正是這些日常的細致調整,才確保了機組各項參數穩定在合格范圍內。在機組大幅升降負荷時,內冷水的調整,大、小機油系統冷卻水溫的調節,都需要運行人員認真細致地操作﹔一旦關鍵參數出現異常,必須迅速判斷、及時處理。

“匯報值長,1號機凝結水溶氧35μg/L,不合格,在線監測與化驗比對均偏高,請檢查原因。”1號爐內打來的電話讓當班值長心頭一緊,值長迅速安排排查處理。經過一系列排查和調整,最終發現是由於近期外供蒸汽量大、機組負荷高,凝汽器補水量不足,通過補水旁路補水時,手動門頻繁操作導致盤根漏入空氣,從而造成凝結水溶氧超標。

通過將1號機凝汽器補水旁路手動門關完並適當收緊,同時聯系汽機班對該手動門打黃油,凝結水溶氧恢復正常。這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更是對機組運行狀況以及各項參數認真分析的結果——立身所在,崗位所屬,均是責任與使命。

鴨溪電廠組織人員啟動機組.jpg

鴨溪電廠組織人員啟動機組。

反思總結 持續提升

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鴨溪電廠運行團隊在探索過程中不斷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通過持續優化運行方式,調整設備啟停策略﹔根據負荷響應速度,合理安排磨煤機啟動時間和順序﹔依據負荷曲線變化,精准調整上煤方式實現科學配煤﹔結合爐膛煙溫和管壁溫度,優化燃燒調整……

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鴨溪電廠特色的管理與運行模式,並出台了機組零非停控制措施、環保績效控制措施、生產運行材料費用控降措施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每日的報表數據,看似冰冷,實則凝聚著全體員工的智慧和汗水,是各項指標經過不斷總結優化后的成果。1-4月,該廠容量電費獲取率穩定在88%以上,同比提升12.83%﹔精准配煤工作成效顯著,在滿足同等負荷需求的情況下,熱值降低66大卡,節約燃煤成本約537萬元。

黨員帶頭開展材料降耗攻關,通過優化運行方式,在增發電量1.339億度的同時,物資消耗降低200余萬元﹔敏銳把握市場行情,利用農閑時節尿素價格低位運行的機會,結合尿素儲量和運行耗用量,提出利用原氨站場地堆放尿素的方案,加大採購量,大幅降低大宗物資成本。

運用創新經濟模型,對每日負荷所需燃煤熱值進行精准預估,通過對負荷、燃煤成本、度電成本、物資耗量和毛收益等數據的綜合測算分析,為配煤工作和運行調整提供科學指導,實現生產經營“一盤棋”高效運轉。

這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運行管理鐵軍。他們充分發揮“管理看板清單”與PDCA循環管理法的協同優勢,堅持日積累、周分析、月總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他們的努力下,鴨溪電廠創下了日發電量2470萬千瓦時的十年新高記錄,負荷率也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平,實現了自2007年以來首季度發電量的新突破。

這些耀眼的數據,既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激勵前行的沖鋒號角。鴨溪電廠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在能源保供與轉型發展的賽道上全速前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圖/文 王海、李東林)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