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銀“縣”在出發
看貴陽銀行如何助力施秉太子參產業“參”生不息

晨光浸透薄霧時,施秉縣的參田正浮動著翠綠色。小滿時節的露水格外金貴,太子參在大山雲霧中舒展根須,蜷曲的新葉上凝著星子碎屑般的銀珠。
歷經一個寒冬的蟄伏和春季的萌芽,眼下,一壟壟太子參嫩苗連綿不絕,綠了一個又一個山坡。在土地的滋養下,細小的太子參正在地下悄無聲息地分生著根須,為一個多月后的豐收蓄力生長。這幅初夏最宜人的光景,承載著藥農對豐收的期盼。
太子參是一種名貴中草藥,屬石竹科植物。說起太子參,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在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牛大場鎮,這裡地處雲貴高原東部,土地肥沃,土壤以黃、紅泥為主,抗旱力強,土質呈弱鹼性,屬富鉀缺磷偏高地區,且高原性季風氣候明顯,成為適宜太子參等中藥材生長的沃土,被譽為“中國太子參之鄉”。
貴陽銀行施秉支行市場部副經理姚智沿著牛大場鎮的田埂行走,綠油油的太子參長勢喜人,眼下正是太子參管護的關鍵時期。當地村民三兩成群,彎腰除草、施肥、背著噴霧器打藥……田間地頭歡聲笑語,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小得盈滿,自在歡喜。這片田土,村民們圍繞太子參,期待著“挖出”幸福,也“種下”來年收獲的新希望。
施秉縣彭白中藥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白洪發蹲在田埂上,悉心觀察著太子參的生長狀況。“眼下是最為費心費力的時候,既要做好除草等田間管理,還要進行病害防治,6月底開始陸續採挖。”在自家的太子參種植基地內,白洪發向貴陽銀行施秉支行市場部副經理姚智詳細介紹著當前的農忙事項。又是一年豐收在即,白洪發忙碌而幸福。望著茁壯成長的參苗,他干勁十足。
白洪發是擁有20多年太子參種植經驗的種植大戶,也是一手把“參娃娃”帶大的致富帶頭人。多年來,他帶領著當地村民擴大太子參種植及深加工規模,讓大家闊步邁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我家過去住的是破舊房子,現在住上了小洋樓,車子有五輛,還有加工廠,是種植太子參改變了生活。幾十年的陪伴,太子參就像我的娃兒一樣,太子參對我們老百姓帶來的效益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在我們走起路來腰杆都更挺直一點。”白洪發臉上洋溢著喜悅而自豪的表情,他從1999年開始種植太子參,如今已成為當地的種植大戶。2024年,他種植太子參400余畝,採挖1000多噸,除去成本淨賺幾百萬元。
“有了貴陽銀行的支持,我的底氣更足了,農戶們的錢包鼓了,生活也好了。往年收購太子參還有擴大種植規模總會遇到資金緊張問題,自從貴陽銀行提供‘爽農誠意貸’后,心不慌,解決了收購資金緊張難題,太子參種植戶收入也有保障,農戶對下一年的種植更有信心。”談及貴陽銀行為地方太子參產業發展帶來的利好,白洪發言語中全是稱贊。
“當時貴陽銀行的姚經理主動打電話問我們需要資金不。”白洪發回憶,正在採購旺季時,貴陽銀行的小姚就找上門了,不但幫助他快速申請貸款,還幫他算經濟賬,為他種太子參出謀劃策:“今年提高收購量和擴大種植規模,好日子不愁了。”
在牛大場鎮太子參崛起的背后,是一支爽銀金融的中堅力量陪伴當地產業茁壯成長的故事。
這些年,貴陽銀行施秉支行員工堅持沉下心、俯下身,大量開展市場調研、走訪企業、太子參種植戶,白日裡在田間地頭挨家挨戶深入走訪,深夜裡加班加點整理資料、上報申請貸款,以小額貸款產品為抓手,創新特色產業融資模式,多渠道化解小微企業主、農戶因無擔保、無抵押物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難題,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流淌進當地中藥材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太子參種植大戶的發展血脈中,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鋪就幸福致富路。
施秉縣太子參產業歷經了30余年的發展,輻射帶動黃平、余慶、福泉、石阡等周邊地區種植太子參達20余萬畝。施秉縣成為全國產量最多、品質最優、交易量最大的太子參主產區。2024年,牛大場鎮太子參種植面積6萬余畝,太子參交易量8500余噸,總產值3.6億余元。
近年來,施秉縣通過實施“強強聯合”“品牌強藥”戰略,按照“企業+基地”模式打造“產加銷、貿工藥旅”相結合的格局,拓展延伸太子參產業鏈條,創新發展中藥材文化生態旅游產業,推動太子參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現在,苗侗山珍真正實現了品牌價值,合作接踵而來,訂單越來越多了。”白洪發高興地說,牛大場鎮還建成包括冷庫、烘干廠、分揀中心在內的太子參產業配套設施,進一步為太子參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貴陽銀行施秉支行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圍繞當地太子參特色產業,持續加強信貸產品創新,不斷加大對太子參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貴陽銀行施秉支行累計為太子參產業發放貸款資金4100萬元,助力當地中藥材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穩步發展。
夕陽西下時,籠罩在金色余暉中的參田,是大地最質朴的饋贈,也是貴陽銀行助力地方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又一個生動案例。(貴陽銀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