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直達“菜盤子”!觀山湖區這條惠農專線滿載“人間煙火”

清晨5點半,天還未亮,觀山湖區朱昌鎮長沖村朱昌堡車站已逐漸熱鬧起來。村民們背著一筐筐新鮮的蔬菜,從各個村趕來,眼神不斷望向公交車駛來的方向。
“車來了,車來了……”6點08分,一輛寫有“朱昌堡惠農專線”標識的公交車緩緩駛入車站,待車停穩后,車門緩緩打開,村民們互相幫忙,快速地把菜筐、背簍抬上公交車。
公交車駛入車站。
據了解,原先村民們大多是乘坐觀山6路公交車去各集市做買賣,車內不僅擁擠,還影響其他乘客的乘車體驗。為此,觀山湖區朱昌鎮積極與貴陽公交北部分公司聯系,協商解決辦法,最終決定開通一條“惠農專線”。4月24日起,“朱昌堡惠農專線”正式運營,村民享受到了出門賣菜有“專車”坐的便利。
村民將蔬菜有序擺放好。
“我們家從父母那輩開始種菜,到我這裡已經種了二三十年了,以前我們家種得多,附近就有蔬菜基地,都是專人上門收菜。后來種得少了,就需要自己背出去賣,以前要走1個多小時才能到賣菜的地方,特別累,后來雖然有公交車,但是因為我們的貨很多,會影響到車上其他乘客,還是很不方便。”村民白貴林說,“現在有了專門的惠農公交,不僅節約了我們路上的時間,有專門給我們擺放菜筐的架子,票價也很實惠,帶動了我們周邊很多的村民一起出門賣菜,增加了大家的收入,真的太好了。”
公交車在路上穩穩行駛。
同樣感受到“專車”便利的還有李官村村民李文民。惠農公交開通以來,他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把當季蔬菜收拾好后裝進菜筐,隨后背著菜筐出門到公交車站等車。“以前賣菜是搭面包車,從家出發需要走一個多小時才能到指定上車點,特別累。”李文民說,“現在從我家到車站隻需要20多分鐘的時間,不僅節省了很多體力,還能直接在朱昌‘趕場’地點下車,特別方便。”
“我以前經常打車出來賣菜,每次要花40塊錢,還是很心疼的。現在隻用花幾塊錢就直接坐到菜場門口,省錢又省心。”同車的村民陳益珍也說。
村民坐在公交車上前往目的地。
“朱昌堡惠農專線”專為周邊菜農便捷出行而設。每天早上6點20分從朱昌堡出發,途經15個集散點,最終停靠世紀城福州街,全程24公裡。沿線覆蓋了如朱昌趕場、福華集等較大規模的農貿集市,既高效地完成農產品的運輸和售賣,又通過“點對點”運輸減少了農產品損耗。
“這趟公交票價為2元/人次,單筐3元,雙筐5元。自開通以來,人流量還是很大的,都是附近需要出去賣菜的村民。”公交司機唐榮平說,“為方便‘特殊乘客’需求,我們這趟車還根據車輛車型和車廂結構進行服務設施提升改造,增設背簍固定區、優化座位布局等,確保村民們的背簍、菜筐平穩放置。”
村民把新鮮蔬菜擺放整齊。
早上6點50分,車輛抵達朱昌趕場,計劃在這裡賣菜的村民在這裡下車前往集市,搶佔好的攤位。他們將新鮮採摘的蔬菜有序擺放整齊,靜待顧客選購。
車輪滾滾,載著希望出發﹔線路條條,架起城鄉橋梁。“朱昌堡惠農專線”像一條穿梭在村庄與城市的紐帶,穩穩行駛在菜農心坎上,把田間的果蔬飄香和城市的繁華忙碌緊緊聯系在一起,不僅讓村民的“菜籃子”直達市民的“菜盤子”,更以車輪帶動村民增收,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圖/文 邰芯雨、郝涌智、王明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