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沿河:堅持開門教育 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2025年05月16日18:5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委工作要求,以“開門教育”為抓手,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一體推進學查改,全力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

廣開言路聽民意

在開展學習教育中,沿河自治縣各級各部門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縣政務服務中心充分發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信箱等平台作用,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並對照“2個問題清單”,深入查擺問題,列出詳細的問題清單和集中整改台賬。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四步工作法”推進鄉村兩級政務服務“事項關聯”,通過梳理鄉村事項清單,形成涵蓋社保、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的鄉級139項、村級14項服務事項清單,讓鄉村政務服務更加順暢高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縣市場監管局以走訪調研、征集線索為突破口,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堅持開門教育。線下組織干部到重點企業、村(社區)通過座談會、茶話會、交心談心等形式聽取相關企業、群眾意見建議﹔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平台,緊盯食品安全開展“紅黑榜”“你點我查”等活動,集中公開征集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目前共走訪調研16次,走訪企業12家,收集意見30余條,形成問題清單23個。

主動亮責受監督

堅持開門搞教育,關鍵在於把“監督權”交到群眾手中,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准破解發展難題。

為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縣紀委監委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在微信公眾號搭建舉報和監督渠道,以“零容忍”態度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共征集到群眾舉報23件,辦理23件,辦結率100%。

為進一步強化司法監督效能,暢通民意溝通渠道,縣人民法院開通24小時舉報專線,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誠邀廣大人民群眾變身司法監督“前哨員”。通過主動公開舉報方式,拓寬反饋渠道,廣泛收集群眾對司法流程、審判質效、干警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對群眾反饋的線索建立問題清單,梳理司法服務中的堵點、痛點與難點,以刀刃向內的決心靶向施策,推動司法服務水平全方位提升,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與司法溫度。今年以來,共收集到群眾反饋線索28條,均逐一辦理,辦結率100%。

縣信訪局著力暢通信訪渠道,對干部定崗位亮身份、公開接訪電話、信訪工作法治化流程圖、信訪事項辦理時限等規定,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熱情接待來訪群眾,持續改優作風、改進工作,切實提升信訪服務效能,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對群眾反映的信訪事項,逐個研判、尋根溯源,按照“三到位一處理”要求,實行台賬式登記、辦理、回訪全流程閉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信訪工作更貼心、更高效。

真抓實干促落實

開門教育的成效好不好,關鍵要看群眾滿不滿意。而群眾的滿意度,源自為民辦事的效率提升、民生保障的持續加強。

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交警、城管、街道等部門,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車輛佔道、佔道經營等民生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交警部門強化交通執法與疏導,嚴查違規停車行為,優化停車資源布局﹔城管部門依法清理違規佔道攤位與私搭亂建,引導商戶規范經營﹔街道辦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與群眾動員,構建共治共享格局。各部門協同發力、多維治理,推動城區市容市貌與交通秩序持續向好,城市文明形象顯著提升,群眾生活環境更加整潔有序。截至目前,共清理違規停放車輛438輛,拆除私搭亂建175處,勸導佔道經營商戶和流動攤販800余家。

夾石鎮把學習教育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緊密結合,創新推出“基礎數據一張表”推動部門數據共享使用、“擬定會議要點及待辦清單”提升會議質效,同時實行周一工作統一發包,每周一由黨政辦統一收集部門工作提示整理后統一發出,真正把基層干部從形式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和推動發展中,扎實推動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通過開門教育,不僅打開了聽民聲、納民意的大門,更打開了辦實事、解民憂的發展之門。接下來,該縣將繼續以群眾滿意為導向,進一步深化開門教育成果,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用心書寫為民服務新篇章。(沿河縣學習教育工作專班新聞宣傳組)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