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全國勞動模范姚春雷:茶山上的逐夢人 匠心鑄就勞模榮光

2025年05月04日15:47 |
小字號

近日,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勞動者接受榮譽表彰。其中,普定縣靛山村的姚春雷憑借在茶產業領域的卓越貢獻獲此殊榮。深耕茶行業十余載,他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發展,將朵貝茶打造為區域特色品牌,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勞模精神的深刻內涵。

姚春雷的全國勞模証書。

姚春雷的全國勞模証書。

午后,陽光傾洒在普定縣靛山村的茶山上,姚春雷穿梭於漫山茶樹間,仔細地檢查著茶樹生長狀況,粗糙的手掌輕輕撫過葉片,像是在撫摸老友的脊背。這些茶樹陪伴他走過十余個春秋,從初栽時的細弱茶苗到如今的繁茂成蔭,每一株都承載著他的心血與期盼。姚春雷2009年進入茶企業,通過不斷地學習,慢慢地從一個門外漢到如今的行業翹楚,企業發展的過程經歷了干旱、冰災、冰雹、虫災等困難,但是姚春雷從未想過放棄。

“雖然農業還是有一些人為不可抗的因素,但是我們的團隊越來越優秀,政策也越來越好,特別是我們地方政府對產業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從零到有,從小到大,所以說感覺到這個產業有奔頭,發展越來越有底氣,為助力我們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而選擇做這個事情。”姚春雷說。

普定縣靛山村的茶山基地。

普定縣靛山村的茶山基地。

從在自然災害中摸爬滾打站穩腳跟,到帶領企業成為行業標杆,他用十幾年的堅守詮釋著新時代勞動者的擔當支撐一路前行,不僅是對茶產業的執著,更源自他對家鄉這片土地和千年茶文化的深沉熱愛。

“當時選擇這個行業,是覺得朵貝茶有歷史底蘊,加上海拔高、氣溫冷涼濕潤 、土層肥沃的良好環境很適宜茶葉種植 ,朵貝茶有基礎,茶葉和其他農產品相比,它的一些附加值,它的抗風險能力相對來說要好一點。”談及為何選擇發展朵貝茶葉種植,姚春雷娓娓道來。

在姚春雷的躬身耕耘下,朵貝茶產業以蓬勃之勢生長。他帶領團隊扎根茶園,從茶樹品種改良到生態化管護,從傳統制茶工藝創新到智能化生產線升級,每一步都傾注匠心。如今,千畝生態茶園郁郁蔥蔥,現代化加工廠內機械高效運轉,標准化生產流程讓茶葉品質穩定且出眾。為打破深山的桎梏,他攜朵貝茶奔走於全國各大茶博會、展銷會,用醇厚茶香叩開市場大門,讓這份“藏在山裡的寶貝”成為貴州茶產業的閃亮名片。他還將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合作社 + 農戶”模式,不僅流轉土地幫助村民獲得穩定租金,還吸納數百人在茶園務工、加工廠就業﹔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手把手傳授種植、制茶技藝,培育出一批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茶農。在他的帶動下,普定縣穿洞街道蝶變為遠近聞名的茶葉重鎮,農戶年均增收超萬元,朵貝茶真正化作了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普定縣靛山村的茶山基地。

普定縣靛山村的茶山基地。

姚春雷介紹:“從這麼幾年的積累,從團隊也好,從市場渠道也好,我們的水平越來越高,包括我們茶山管護的技術,我們的設備,我們的品種,都越來越好。甚至於我們一些優秀員工在一些國家的賽事,在一些茶葉技能比拼上,在全國都能夠拿到獎,我們的種植面積、規模也在變大變強。”

日復一日,姚春雷扎根茶海,年復一年,姚春雷深鑽工藝。今年,姚春雷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表彰,這份榮耀是對他日夜躬耕的最好褒獎。從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到親自跑市場開拓銷路,從手把手教農戶種植,到培育出在國家級賽事上摘金奪銀的技術骨干,每一份成績背后,都是他用汗水澆灌的成果。展望未來,他將以更堅定的決心抓住機遇,續寫朵貝茶產業新篇章。(文/圖 林倚帆、楊田)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