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民族風情與非遺魅力交織 瑤山古寨實力“圈粉”

非遺體驗、特色民俗、沉浸式演出……“五一”假期,貴州省荔波縣瑤山古寨景區正以其淳朴濃郁的民族風情與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沉浸式感受瑤族千年文化魅力。
全新升級的《瑤山·瑤人》實景演出生動展現瑤族生活畫卷,場場座無虛席。瑤山古寨景區供圖
5月1日至3日,瑤山景區接待游客3.6萬人次,同比增長24.28%。
穿過三道門走進瑤山古寨,古朴的土牆茅草頂民居依山而建,身著傳統服飾的瑤族婦女坐在家門口刺繡,屋檐下晾晒的白褲瑤服飾隨風輕晃……這裡完好地保存了白褲瑤族人民的原始生活風貌,傳統村落的質朴與神秘扑面而來。
“漫步村寨,一路看到了很多生活的痕跡,這裡風景優美,安逸又自在,當地村民也生活得很愜意,是我非常向往的一種生活狀態。”湖北游客毛襄緣說。
游客們體驗瑤山足浴。
瑤山古寨景區在保留原始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增設了瑤藥坊、竹編坊、瑤陶坊、陀螺工坊等體驗工坊,這些精彩紛呈的非遺體驗項目,更是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
非遺竹編坊內,扇子、杯墊、竹籃、竹燈等竹編工藝品琳琅滿目,它們不僅精致,還富有創意,成為游客們爭相體驗和購買的旅游紀念品。
篝火晚會。
小小的竹編物件,承載著游客對傳統技藝的喜愛與對旅途的獨特記憶。“手工編織的杯套很精美也很實用。線下非遺實體店比線上購物來得更有參與感,文化氛圍也更濃。”北京游客陳丹深有感觸,她希望有更多的非遺實體店,讓更多游客深度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愛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得到保護和傳承。
上海游客周曉魚手持彩色竹篾,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最初的生疏到逐漸熟練,一幅精巧的作品逐漸成型。“親手編織是一次很新奇的體驗。以前從沒有玩過竹編,今天第一次嘗試,也選了當地經典的牛頭圖案,完成后還可以當作手辦帶回家和家人朋友分享。”
家長帶著孩子體驗當地瑤陶文化。
在瑤山古寨非遺工坊,游客們可以親手繪制靛藍花紋,體驗瑤族粘膏染傳統技藝﹔用制陶工具揉泥、塑形、刻花,親手制作瑤陶﹔還可以參與陀螺競技,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旋轉魅力。
融合瑤族傳統醫藥文化的瑤浴體驗項目成為游客放鬆身心的“寶藏地”。游客們圍坐在木桶旁泡腳解乏,工作人員同步講解瑤族養生智慧。“坐在這泡腳,感覺整個人身心都很放鬆,特別舒服。村寨環境清幽舒適,空氣很清新,在這種戶外環境感受瑤族足浴文化,舒服感、幸福感會大幅提升。”廣州游客李雯說。
《瑤婚》展現了瑤族人奔赴愛情的故事。瑤山古寨景區供圖
夜幕降臨時,長桌宴上瑤山雞、米酒等特色美食香氣四溢。全新升級的《瑤山·瑤人》實景演出聚焦荔波白褲瑤生活史詩,高度還原瑤族人的生活場景,生動展現瑤族生活畫卷,場場座無虛席。搭配篝火晚會,為游客營造出“慢生活”度假氛圍。
陝西游客何夢瑤說:“今天這場表演非常震撼,它融入了當地很多特色文化,比如酒文化、狩獵文化、婚俗文化和服飾文化。第一次感受到了地理課本上所寫的‘大雜居、小聚居’,還有喀斯特地貌。演出中當地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的融入是非常新穎的。”
竹編工藝品深受游客們喜愛。
“演出非常有生活感和互動感,大家一起邊吃邊看,演出重現了當地瑤族人民的生活場景,還有近距離的互動,表演節目也是逐漸遞進的,我覺得非常好。”福建游客焦小千希望可以多多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喜愛瑤山古寨,讓淳朴的民族風情與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如今,古朴的村寨中游人如織,非遺工坊、民俗演出現場熱鬧非凡,這座民族風情與非遺魅力交織的古寨正煥發全新生機與活力。(文/圖 戴友維、韋軒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