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鎮“智能”春耕ing
2025年04月15日08:50 |

設施完善、宜機化率高,高標准農田,讓高粱種植實現“耕、種、管”全程機械化作業。
春日晴好,走進三合鎮八一村高粱種植基地,滕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機手干勁十足,正操作旋耕機、播種機在地裡來回穿梭、翻地、播種一氣呵成。“以前人工耕種一天能翻1畝地,現在機器一天耕種40畝地,大大提高了效率。”合作社農機手趙波說。
今年是合作社首次採用全程機械化耕作,鎮村干部來到田間地頭,實地查看耕作效果,並計算高標准農田種植高粱帶來的經濟收益。
八一村黨支部書記王永波,向筆者算起了經濟賬,“按照科學種植密度,每畝高粱產量500斤以上,240畝高粱基地總產值可達67萬元,農戶土地租金收入近19萬元。”
2023年以來,三合鎮實行“政府+公司+生產主體”模式,由政府提供政策、技術指導,搭建產銷平台,公司實行保底收購,讓農戶銷售無憂。今年全鎮高粱種植超9600畝,預計總產值2500萬元。
“農戶從‘想種’到‘善種’,產業振興路越走越寬。”三合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劉誠表示。
曾經的“地塊塊”“窄埂埂”“彎彎渠”,被改造成整體連片的良田,地塊集零為整,薄產田地變成“金土地”,讓土地增產、農戶收入翻番。(仁懷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