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黔南師院舉辦第二屆“非遺進校園”活動 傳承文化點亮校園

2025年04月14日14:3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4月12日—13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第二屆“非遺進校園”暨“楓雅鄉頌”藝術館開幕式活動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多單位聯合主辦、承辦與協辦,吸引了眾多師生與校外人士參與,在校園中掀起一陣非物質文化遺產熱潮。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當日,現場氛圍熱烈非凡。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翁慶北,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佳湘、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喻正軍以及各學院教師代表、學生代表齊聚一堂。喻正軍在致辭中指出,藝術館的落成是守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讓民族文化在高校煥發新生的重要舉措,希望大家牢記囑托,以文化鑄傳承精神﹔藝術館代表文靜強調藝術館對培養美育教育專業人才、搭建實踐教學平台的重要意義,期望通過此次展覽推動民族文化融入大眾生活。藝術館創始人吳潔分享了多年來傳播弘揚貴州民族文化的經歷,表達了對藝術館傳承民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期望。翁慶北宣布第二屆“非遺進校園”暨“楓雅鄉頌”藝術館正式開幕。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開幕式后,同學們身著民族服裝進行走秀表演,自信展現民族服飾獨特的魅力,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在活動現場的各個區域,都能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非遺作品手工區擺放著背簍、刺繡背帶、刺繡被褥等眾多展品,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湛的技藝,吸引著參觀者駐足欣賞。講解員穿梭其中,為大家耐心講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學校小樹林裡懸挂著許多少數民族服飾的照片,這種別出心裁的展示方式,讓人們在漫步中增進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楓雅鄉頌”藝術館名字源於《詩經》,意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秉承“傳承、弘揚、發展”宗旨,集展覽、教育、交流於一體,設多個展區,展品豐富,充分展示貴州民族文化、鄉村藝術和自然生態之美,同時也是我校文產專業的實習創業基地。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以“尋跡鄉土記憶、活化非遺傳承”為主線,通過挖掘背簍、刺繡背帶等童年生活中的非遺載體,喚醒了校園群體對本土文化的深層認同。活動不僅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活力,讓傳統技藝在青年學子的參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還為培育具有文化使命感的時代新人提供了精神滋養。此外,“楓雅鄉頌”藝術館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發揮了美育功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助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和文化產業發展。(圖/文 羅飛燕、羅雪苗)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