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滴灌“解渴”潤煙田 科技抗旱助春耕

2025年04月08日08:4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四月的普安縣新店鎮波汆村,連綿的煙田裡,一條條黑色滴灌帶如“毛細血管”般在壟間蜿蜒延伸。煙農們正搶抓農時鋪設管道、調試設備,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煙葉生產技術員與農戶並肩忙碌的身影。“往年春旱讓人心焦,今年有了滴灌‘及時雨’,移栽保苗心裡踏實多了!”波汆村煙農王方倫看著水流順著滴灌帶精准滲入土壤,黝黑的臉上綻開笑容。

從“挑水保苗”到“精准滴灌”

普安縣地處喀斯特山區,十年九旱,尤以春季為甚。每年4月煙葉移栽關鍵期,缺水常導致煙苗成活率不足、生產成本攀升,成為煙農心頭“老大難”。

“過去挑水澆苗,一畝地至少要花2個人工,趕上旱情還得加錢雇人,成本壓得喘不過氣!”新店鎮爛木橋村煙農老張道出過往艱辛。面對這一痛點,普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推廣節水滴灌技術列為抗旱保產“一號工程”。自2025年春耕啟動以來,新店煙葉站組建10支技術服務隊,深入全縣11個種煙村,按“一地一策”定制“滴灌+地膜”“滴灌+大窩深栽”等模式,通過網格化規劃鋪設管網,讓有限水源發揮最大效益。

技術員張維的背包裡總裝著測距儀和土壤濕度檢測儀。“這片坡地墒情差,滴灌帶間距要加密到20厘米﹔那塊田土質黏重,滴水時長得縮短……”他一邊指導調整參數,一邊用方言打比方:“滴灌就像給煙苗‘挂鹽水’,省水省肥還省力,一畝地少花200塊人工費!”

滴灌正在滴水。

滴灌正在滴水。

從“固定管網”到“靈活組裝”

滴灌技術的迭代升級,為普安煙區抗旱提供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2024年,普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因地制宜推廣輔助抽水機、水泵等工具,將滴灌帶與小水窖、集雨池連接,充分發揮集雨設施的作用,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到了2025年,技術再次革新——將滴灌帶直接與新型蓄水桶組裝,無需依賴抽水設備,連接更簡便,移動更靈活。每隻蓄水桶可儲水10-15立方米,滿足20畝煙田需求,大幅提升了抗旱保灌能力。“現在蓄水桶跟著煙田走,旱季能就近取水,雨季還能收集雨水循環利用。”新店煙葉站技術員張胤介紹到。

蓄水桶連接滴灌。

蓄水桶連接滴灌。

從“觀望遲疑”到“主動擁抱”

盡管滴灌技術優勢明顯,但推廣初期部分煙農顧慮重重:“設備貴不貴?”“技術難不難?”對此,普安縣煙草公司創新“算賬工作法”,用三本“明白賬”化解疑慮。

算好成本賬,通過集中採購壓降設備價格,煙草公司每畝補貼35元,煙農實際支出僅50元,且設施可重復使用3年﹔算好效益賬,滴灌使水肥利用率提升50%,畝均增產煙葉15公斤,減少人工成本約50%﹔算好風險賬,聯合保險公司兜底保障意外損失。

新店煙葉站站長余俊帶著對比圖走村入戶:使用滴灌的煙苗根系發達、葉片厚實,傳統澆灌的煙株明顯瘦弱。“活生生的例子比啥都有說服力,今年我們站滴灌推廣面積同比翻三番!”余俊指著波汆村的連片煙田介紹道。為降低技術門檻,煙草公司還研發了“簡易水肥一體裝置”——將肥料溶解注入滴灌系統,煙農結合土壤實際控制水肥配比。“以前追肥累得直不起腰,現在坐著就能澆水施肥咯!”煙農王大姐笑著說。

煙農正在鋪設滴灌地膜。

煙農正在鋪設滴灌地膜。

6939畝的綠色答卷 科技賦能繪就春耕新圖景

2024年,普安煙區共有996戶煙農鋪設滴灌設施6939畝,其中新店煙葉站鋪設了1864畝,覆蓋11個村87個組。據測算,推廣該技術后普安煙區節水超7000立方米,畝均節約抗旱成本230元。在波汆村示范煙田裡,銀黑地膜與滴灌帶交織成網,煙農們笑稱:“這是給土地穿‘西裝’,既保濕又防草!”

這場“滴灌革命”正引發連鎖效應:新店鎮新建2個集約化育苗工場,推行“工廠化育苗+滴灌移栽”新模式﹔煙草公司開設“田間夜校”,培訓水肥智能管理、設備維護等技能﹔12名外出青年返鄉加入職業煙農隊伍,95后小伙小劉承包50畝煙田:“水肥有灌溉、數據定農事,種煙也能很‘潮’!”

“滴灌不僅是抗旱利器,更是產業升級突破口。”普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管理股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持續大力推進適宜煙田滴灌全覆蓋,全縣預計推廣3.8萬畝滴灌,並聯合氣象部門,打造“智慧煙田”樣板,讓科技甘霖持續潤澤普安煙區。

鋪設滴灌與地膜的煙田。

鋪設滴灌與地膜的煙田。

春風拂過波汆村的山坡,陽光下的滴灌管網泛著微光,勾勒出科技春耕的生動圖景。(文/圖 王天梅、燕鵬程、鄭俊峰、韋朝貴)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